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矣,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
这一段与上一段不分段其实更好,说的是同一个问题。
“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你和君子郊游就好比是白天越来越长,自己都没有感觉到。
“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跟小人郊游,就好比踩在薄冰上,每走一步都往下去一点,最终哪有不陷进去的呢?我们都知道春天湖融化是从湖心开始的,岸边的冰反而厚。他比喻,你跟小人郊游就好比从岸边踏着冰往前走,你越往前走冰越薄,早晚陷入里面。
下面说另一个问题。
“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学习精神一直保持旺盛,没有衰退的,没见过这样的。
“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矣”,“食”,喂人吃东西,“疾子”,生病的孩子。什么叫“好教”?好的老师标准是什么?《论语》上讲,孔子诲人不倦,什么叫诲人不倦?曾子说的更容易理解,一个好的老师教学生,就像喂生病的孩子吃饭那样有耐心,这才是好的老师。但曾子说“吾不见”,没见过这样的老师。
“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日省”是每天反省,“月考”是每天考察,“其友”是他的朋友。曾子每日“三省吾身”,什么叫对朋友尽心尽力?这里便是。对朋友每天都反省、每个月都考察他的缺点、优点,这才叫对朋友忠。但曾子前面也加个“吾不见”,这样的人我没见过。
“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与来”就是与时俱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孜孜”是不倦的样子。每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孜孜不倦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人,这样的人我没见过。
曾子最后这四个排比句,一方面证明这四点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曾子说没有见过;另外一方面,曾子在临终前给两个儿子说这些是勉励两个儿子要做到,给儿子指出修身的努力方向。换句话说,这也是君子修身应该努力的大方向,曾子用“吾不见”刺激他的儿子,勉励他们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仔细思考,他实际说了四个方面,第一是自己的学习和修身;第二是教人,教育人、培养人,怎么当老师。第一个是自己修,第二个是传播、弘扬;第三是怎么对待朋友;第四是怎么改正错误。所以曾子对两个儿子的临终嘱托,是勉励两个儿子努力学习修身,并且坚持,“盛而不衰”;而且勉励两个儿子以后要去弘扬儒家思想,“如食疾子”;同时勉励两个儿子对待朋友要尽心尽力做到忠;最后是你们自己在修行上不断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与时俱进,不断地修正自己。
“曾子疾病”这一篇可以视为是曾子的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