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前面说了以个礼的基本原则,下面谈的是具体事例。“饮食以齿”,“齿”是论年纪,吃饭的时候得考虑年纪。年长的先动筷,你再动筷,这叫礼,长辈没动筷,你先动就是失礼,吃饭的时候按年龄为序。
曾子这一章讲的都是家内关系,亲属关系之间的礼。社会关系,工作单位出去吃饭,一般不是讲“齿”,不是岁数大的先来,而是领导先来。不同的场合讲的不一样,涉及社会关系,上下级关系,按级别来。家里聚会按年纪,单位按官职,这是不一样的,曾子没有谈社会关系。公事的场合按行政级别,私事的场合按年纪来。所以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没有给处长让座的。单位一起出去,要给领导让座,这有场合的区别。什么时候讲级别,什么时候讲年纪,儒家分得很清楚。
“饮食”广义上理解为凡是享受的事都要年长的先来,按年纪往下排。但曾子前面还告诉一点,“大之由也,不与小之自也”,未成年人不算,是成年人按年龄排,成年人要有次序,年长的优先。年长的还没吃呢,先给小孩吃,这是可以的,这不是溺爱孩子,因为他是未成年人,他不参与礼。古人讲童子,“早睡晏起食无节”,早点睡,不一定几点起,吃饭没有固定时间,古人对孩子是这个态度。实际这很科学,小孩睡眠时间长,所以早睡晚起。小孩可以睡懒觉,可以饿了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