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居离问曰:“事兄有道乎?”曾子曰:“有。尊事之,以为已望也;兄事之,不遗其言。兄之行若中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养之内,不养于外,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是故君子内外养之也。”
单居离又换了个问题:“事兄有道乎?”我跟哥哥相处有没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呢?曾子曰:“有。”这儿讲的就是儒家八德的第二德“悌”,跟哥哥之间如何相处。
第一点,“尊事之,以为己望也”,要尊敬的对待他,这叫“尊事之”。“事”,有的古书认为是通假字,通“视”,就是看的意思,表示你看待哥哥要尊重,两个意思差不多。把哥哥作为自己仰望的对象,也就是作为自己的榜样,效仿的对象。但要区别对待,当哥哥非常优秀时,一方面要尊敬,一方面要把哥哥作为仰望的对象,把他作为学习的好榜样,照着他学。这谈的是好的方面。
“兄事之,不遗其言”,古注里认为“兄事之”是多出来的,不应该有,“不遗其言“跟上一句接着来的。这句的原文应该是:尊事之,以为己望,不遗其言。“遗”是忘,你不要忘了他说的话,你哥跟你说点啥你别给忘了,那就不够尊重了。曾子就单居离的提问从宏观上讲了一个标准,对哥哥要尊敬,以他为榜样,他跟你谈啥事你别给忘了,这是一个总标准。
但是还要区别对待。“兄之行若中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如果你哥所作所为“中道”,符合道,你就当哥哥那样侍奉他。怎么样做呢?就是上面说的“尊事之,以为已望,不遗其言”,尊敬,当榜样,说啥记在心里。如果你哥的所作所为不中道,不符合大道,则“养之”,“养”通假字,通“隐”,隐瞒,不要提了,一方面维护哥哥的名誉,不散播负面的东西,另外一方面这也是自爱。但这时候不涉及当榜样了。他的事别提了,一个字隐。隐要具体做到什么?内外皆隐,内指家内,外指家外,你对哥哥的错误、缺点在家里外边都不要说。然后曾子讲“养之内,不养于外,则是越之也”,“越”是传播,在家里不说,出去说,这叫传播。“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在外面帮他隐瞒,回家不隐瞒,兄弟之间感情就疏远了。所以曾子告诉我们,“是故君子内外养之也”。你隐瞒哥哥的缺点、毛病是内外都要隐瞒的,在家里外边都不提,这事干脆就忘了。在外边提是传播,在家里提伤感情,所以在哪都不要提。对待哥哥的态度:哥哥好,照着学,当榜样;哥哥不好,我不照着学,但是我也不说、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