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曾子总结:
故: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
“故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这是对上面一个自然段的总结。孝子善于侍奉君主,前面的“弟”通“悌”,所谓“弟弟”就是友爱兄长的弟弟,和兄长能有好的关系的弟弟,善于侍奉领导、尊长、长者。儒家为什么强调孝悌?因为做到了孝和悌,拿出对父母、对哥哥的态度,去对待领导、对待年长的同事,便可以把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这叫“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长”。
“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作为君子,就这一个孝字、一个悌字,要做到了就可以称得上是知道事情的终点了。“终”如果读过《大学》之后,回忆一下大学上的一句话,“本末终始”的“终”,事情有本有末,有终有始,任何事都是如此。所谓“本末”是按树做比喻,本是根本,末是末梢,也就是指重要、次要。任何的事情要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面讲就是抓主要矛盾,就是本末。“终始”是开始、结尾,既要能分清事情的重要和次要,又要能分清事情的开端和结尾,然后你才能做到善始善终。所以这里的“终”指的就是“本末终始”的“终”。就这一个孝字、一个悌字,如果真正地参透、做到了,就可以称得上是了解事情的终点了,终极指向就没问题了,就可以把这件事一直到尾都能够做好。所以《论语》上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什么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因为做到孝悌,不仅能理顺家内关系,达到齐家,而且本着这种精神走向社会,与人相处,也能把人际关系理顺。要是当官的话,会具有管理才能,能把官当得很称职。所以通过修身可以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的理念。
这一篇就讲完了,下一篇是《曾子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