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东北有句话叫:“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你三十岁之前,别人是冲着你父亲的面子高看你一眼,这叫“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为什么尊敬你?你父亲是大领导,人特别优秀,或者企业家,人家是因为尊敬你父亲,高看你一眼,这叫“看父敬子”。当你三十岁以后呢,你得达到“看子敬父”。因为你为人好,事业有成,人家看你面子尊敬你父亲,这叫“看子敬父”。

这分水岭都记住了,三十。为什么卡三十岁呢?三十而立。什么叫三十而立?三十多岁立没立住,就是达没达到让人家因为你的原因高看你父母一眼。这一点做到了,才叫三十而立;没做到,就没立住。没立住,人家对你的敬意都没了。你没到而立之年,人家因为你是谁儿子,大家尊敬你,你都三十多,四十多了,甚至五十多了,还能靠着你父亲吗?再说这是某人的儿子,还能尊敬你吗?别人心里想,“虎父犬子”;“哎呀!他就是他儿子,那么英雄的人物,怎么生出这么一个倒霉孩子?”人家就这评价。三十以后没有“看父敬子”这事,你就是做不到看子敬父,人家也不敬你了。所以,三十而立,立的是这个。

我做买卖没做成,也没当上官,怎么能让街坊邻居高看我父亲一眼?靠什么?靠修行。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一官半职,靠死工资过日子,我能不能为人处事做得非常妥当?这一篇曾子谈孝,怎么能让认识的人都高看你父亲一眼?不用权,不用钱,你靠修行做到了孝,就给父母带来尊敬。

父亲一出门,人家都高看一眼,说他是有福之人,孩子孝顺, 这个评价本身就给父母带来尊敬。受人尊敬不是非得靠钱、靠权来解决的。反过来,你有权有钱,你不孝,会有什么结局?所以,我们要靠修身给父母带来“敬”。

这是“不以或为父母忧也”引申的谈几句,要把事办明白,给父母带来尊敬,是孝子应该做的,跟权和钱没有关系,跟你的修身有关系。

下面讲的又是不让父母担心。“险涂”,危险的路,“隘巷”,狭窄的巷子,“不求先焉”,不追求抢先过去,这就是冒险。很危险的旅途,盘山道很窄,两面过车,你抢道想先过去,这就是“险涂求先”。这是讲开车,实际不开车也这么回事。很危险的道路,很狭窄的巷子,你不要追求先抢过去。为什么?容易出事。这就是“行险以徼幸”,这就是冒险,让父母担心。要是父母坐在副驾驶上,你在盘山道上跟人抢道,这还不得吓坏了?

“险涂隘巷,不求先焉”,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以爱其身”,要爱惜自身,是怕自己出事。为什么要爱惜自身呢?“以不敢忘其亲也”,原因是我父母还在,尤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这就是孝,都是一些具体做法了。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