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而无耻,强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
“夸而无耻”,夸夸其谈,说得再直白点,这个“夸”就是夸海口,就是吹牛。夸夸其谈,吹牛而不知道羞耻,说大话没有羞耻感。“强而无惮”,“强”是彪悍,强悍;“惮”是有所忌惮、忌讳,为人强悍而无所忌惮。“好勇而忍人者”,喜欢“勇”,“忍人”是对人很残忍。这三种品行君子不赞成,也就是不应该有这三个方面的品行。第一是说话方面,第二是做事方面,第三是为人方面。
君子说话方面要避免“夸而无耻”,夸夸其谈不知羞耻,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上来就谈我怎么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吹牛。古代有个笑话,两人比个高,一个人说我比你高,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看你还怎么高?另一个人说,我上嘴唇挨天,下嘴唇挨地。第一个人说那不对,你上嘴唇顶着天,下嘴唇顶着地,你脸在哪?另一个人说,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了。这就是典型的“夸而无耻”。君子在言语方面要回避的,不能夸夸其谈,不知道羞耻。
第二个是处事方面要回避的。处事强悍、彪悍,无所忌惮,没有恐惧感,从来不怕什么。为人处事的时候,没有任何畏惧的东西,这不是勇敢吗?勇敢分用在什么地方。在日常生活当中无所忌惮,这是大毛病。孟子讲人必须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为什么有些事我们不为?那就是有所忌惮,修行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是谨小慎微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才是修行人的心态。你必须有所顾忌,然后有些事你是不能去做的,不肯去做的,有所不为,这个人才能真正的成大气候,将来才能有所作为,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若是无所忌惮,那就是小人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什么可怕的,无所忌惮,那这个人是成不了大事业的。
有个类似的笑话,好像网上传的很广。说一个女孩,在美国交了一个男朋友,俩人逛街,前面红灯,女孩一看左右无人,就直接过去了,男朋友和她分手了。理由是胆太大了,什么都敢干,红灯都敢闯,那将来不一定做出什么事来。这位中国姑娘在美国很郁闷的说,这是中西文化差异,还是回祖国吧,适应不了西方文化。回国之后和男朋友一起逛街,还是过马路,看见红灯一下想起当年的教训,就停下来了,她男朋友过去了,回来就和她分手了,理由是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点什么?这个故事讲的是文化差异吗?我们往深层次理解,他实际讲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有所不为,有所忌惮,这才是君子应有的为人处事的方法。若是“强而无惮”,为人彪悍,无所忌惮,那还有什么不敢干的?红灯都敢闯,敢闯红灯就敢逆行,敢逆行就敢撞完了人跑,敢撞完人跑,下回就敢撞完人没死再补撞一下,这就离故意杀人不远了。人一旦无所忌惮,最后就会无所不为,这个人就彻底废了。所以曾子强调,彪悍而无所忌惮的处事方法,是君子不赞同的。
第三个方面讲的是一种修养。“好勇”,胆子大;“忍人”,对人忍心,下得去手。什么事都敢做,对他人下得了狠手,心硬、很残忍。这种人也很可怕了,人心一硬之后就不会有慈悲心。佛家讲慈悲心,用儒家讲就是仁者爱人,若是“忍人”的话,就不会有爱心、慈悲心,心如铁石,那这个人也就废了。
人如果没有了慈悲心,没有了仁者爱人的精神,对同类的人都能忍心、残忍,能下得去手,这等于自绝于人类。对同类都能这样,这种人好像就不是垃圾的问题了,应该是全民公敌了。为什么呢?对人这个物种他能下得去死手,那我们作为人这个物种的成员,是不是应该和他坚决的对抗,应该把他消灭?这是全人类的敌人。
曾子讲的三个方面是递进的,一个说得比一个重,都是为人方面要避免的,君子不赞成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