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者弗从,唯义所在

“易者弗从”的“从”,我个人觉得有另一种理解。“从”是通假字,通“纵”,容易的方面也不要放纵。“从”字读“从”、读“纵”,我觉得都能解释得通,我更倾向于读“纵”。虽然容易,不要放纵自己。什么叫“敬慎不败”?能做到“慎”,就是不放纵自己,时时刻刻不放松。不因为觉得容易而注意力不集中,一放纵马上就出事儿,那就没有做到“慎”。没有做到“慎”,往往就是因为“纵”,放松自己了。

放纵的原因是觉得“这是小菜一碟”,觉得不需要全力以赴。开车肇事的哪个是新手?都是老司机,觉得容易,把车开熟了,就心不在焉了。你放纵自己就出事了,所以对难的事情不要逃避,对容易的事情不要放纵,“唯义所在”,只看应不应该、合不合理。

只要这事应该,应该这样做,不管难还是容易,就认认真真去做,这才是修行人的态度,才是“及时以行”的态度。将修行落实在行动上,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这才是修行。

给自己定日课,定的全是容易实现的,难的做不到就不定了,那就不是“强其所不能”。不逼自己就没有进步。比如,日课定为每天坚持吃两顿饭,不用努力都能做到,那就不是修行了。每天定的日课内容倒是不少,都是不用努力就能做到的,可以说想要做不到比较难,那不是“强其所不能”。难的事你“辟”了,都逃避、回避了,就不会进步。在实践上,“难者弗辟”是重要的一个原则。

“易者弗从”,越是容易的事情反而越是容易放纵自己。自己每天保证吃早餐,这事好像容易做到,一不小心起来晚了没吃上,反而没做到。为什么?放纵自己了,放松了。

“唯义所在”,跟上句“从事于义”是配套的。修身就是“从事于义”,落到行动上的时候就要“唯义所在”。

考虑什么事情应不应该、合不合理,要达到一个什么状态?叫“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日”,每天。“旦”,早晨。“就业”,开始你的事业。“夕”,晚上。“自省”,自我反省。这是具体形式。每天从早晨就开始走向自己的事业,到晚上要进行自我反省。

“旦”,是指太阳刚升起的时候。造字法,上面一个“日”字,底下一横就代表地平线,太阳升起在地平线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叫“旦”。什么时候起床?“鸡鸣平旦”,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古人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的作息时间和大自然同步,这是古人的观念。所以儒家提倡早睡早起,这在今天很难做到了,我们也没必要去追求。关键是合理性在哪里,这才是真精神。

“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殁其身”,就是到死,“殁”,没了,自身没了就是死了。每天早晨起来,从事自己的事业,每天晚上进行自我反省,这种方法一直坚持到死,“亦可谓守业矣”,这也可以称得上是守住自己的事业啦!“亦”是也。“谓”是说,“可谓”,可称得上。我们用个比较庸俗的说法,“要想守住你的摊,得先守住你的道”。“道”是什么?所谓守业,守的就是这个。

怎样能守住你的事业?“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抱着这样的态度去做事业,才能事业有成,这才叫守业。“日旦就业,夕而自省”,“就业”,就什么?自省,省什么?前面的内容。

每天从事你的事业的时候,要记着“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要记着每天晚上进行自我反省做没做到这些方面,这才是儒家的日课。如果晚上反思,发现白天的毛病还在,下回就“攻其恶”,不能总是听之任之,修身百日打99个“ㄨ”,这不是“强其所不能”。这样做之后才能守住你的事业,这叫“守业”。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