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会自己性情,然后才能尽人之性,这就涉及到和别人相处了。我能想明白自己的情欲念,那我怎么去推导、去猜测他人的情欲念呢?就一句话,将心比心,人性是相通的。王阳明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因为古文太长,我就没引用。王阳明跟弟子讲:“你给父母尽孝应该怎么尽孝,应该怎么做这个事才能算做到位了呢?这事很简单,你要能把自己的需求想明白,你就应该知道父母也有同样的需求,你去满足他,这就是做到了尽孝。”我不知道应该给父母做点什么,那你就想想,你想要得到什么?天冷了,你家暖气不好,你知道找人洗洗地热,那你老爸那头呢?他也一样啊,他也希望暖气热啊,他那的地热洗没洗啊?你自己家想到要洗地热的时候,想想你老爸那头洗没洗啊?你也给他洗洗,这就是尽孝。换季了,你知道逛欧亚给自己添件新衣裳,你老爸添没添新衣裳?
将心比心,拿你去比对方,你就知道对方的情欲念了,这是王阳明举的尽孝的例子。实际人生的所有事情,在我理解都是如此,就是一个将心比心,或者用今天的话说,换位思考。说我今天跟客户谈判,我不知道他的情欲念是什么。如果你是客户,你来谈判,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欲念,换位思考嘛,将心比心呐!这样你就能把别人的情欲念也想明白。能想明白自己的情欲念,再能想明白别人的情欲念,那么事情自然就能办明白了。这就是尽物之性。
用王阳明的话说,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人生,所有的事,王阳明概括就两方面:要么是人情要么是事情。人生过这一辈子,你天天忙些啥呢?就这两方面,要么忙着是人情,要么忙着是事情,王阳明说除此之外人生就没有别的事了。所以阳明心学的修行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你先把自己的情欲念搞明白,那么涉及人情的这一部分生活你就都能处理明白了;你要再能把别人的情欲念搞明白,你和人能和谐相处,那你人生当中涉及的这些事情,你就都能办明白了。除此之外,人生没别的事了,那你人生自然就是顺畅的、成功的。
了解自己的性情不外是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人情,了解他人的性情不外是了解视听言动这些事情。而要往大了说,人生的富贵贫贱,患难死生不过都是事而已。而这些事,实际都涵盖在人情里。你人生的富贵贫贱、患难死生这些大事,实际它的根源是把这些事处理明白,它的根源就是一个人情。
因此,阳明心学的修行要从修自己的情入手,就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你能把“情”字参明白,那么人情、事情你就都能看明白、做明白了。那么人生的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能参透。在这个基础上,人生就没有什么困惑你的事情,人生对你来说就是一盆清水,一眼看到底,你这才是真正的活明白了。在这个基础上,你才可能事业有成,你才可能活的洒脱。
去病根最后一步,王阳明讲要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这些病根一个一个找出来,彻底把它去掉,让它永不再起,这是修行追求的一个更高的境界。王阳明打了个比方:“就像猫扑老鼠那样,眼睛看着,耳朵听着,老鼠一动马上就冲过去,斩钉截铁、不可容他,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找到自己病根之后,就像猫捉老鼠那样,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病根,一冒头就给它摁住,这样人生的问题才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当然,这是阳明心学修行上一个比较高的境界了。
为什么要做到去病根?你那个病根要有一丝一毫还存在于内心当中,王阳明讲,最后重恶相迎而来,那病根就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毛病来了,那你这人生就涛声依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