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实践的哲学》第16讲:修心五步骤之总论


我理解按阳明心学来修行大概一共分五步:第一步叫求放心,这个是孟子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跟我们今天说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不是放心不放心的那个放心,这个放是放牧牛羊的那个放,放心是你把心放出去了,发出去了,你得求把它找回来。修行的第一步求放心,把你放出去跑野的那个心能收回来,这是孟子提出的。在王阳明那段话里,没有涵盖这个概念,因为在王阳明看来这是一个基本功,这是一个你必备的素质,你要不会求放心,后面几步修行你根本都不可能开始。

你这心野的厉害呢,你说我现在静坐反思一下吧,反思一下你的情欲念。你坐这,比方说:今天上午我跟客户去谈判了,我是本着什么情欲念去见这个客户的,然后我怎么谈的,是不是达到了自己的情欲念。本来想反思这个事,结果因为心太野了,就容易跑偏了。想着那个客户咋戴那么一个倒霉的领带呢?他咋不知道难看,那跟整体也不搭配啊,应该怎么搭配,然后你就想到那去了。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经常犯的一个毛病,想着想着就跑偏了,跑题了,想用不着的了,为啥?为啥你想问题不能集中的去想有用的,而想着想着就想没用的?心没收回来,这心太野了,没收回来,所以思维就不可能落到有用的事情上,就跑偏了。

咱们现在都知道说小孩子,年也过了,节也过了,你快收收心吧,要开学了,该好好学习了,我们都会这么说孩子。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想过我们自己也需要收收心呢?你也玩野了,你光知道说孩子,你收没收心呢?昨晚打一宿麻将,今天上午跟客户谈生意的时候脑子里想着那副牌应该和二条,这买卖还能谈明白吗?需要把心收回来,这叫求放心。第一步收心,收心之后你才会正式的思考,正确的思考,你才开始理会自己的性情。否则你说我反思一下我的性,反思一下我的情,想着想着就跑偏了,想着想着就离题万里。然后,越想脑袋瓜子越大,越想脑袋越疼,想来想去没有结果,算了,还是睡觉吧,那种修行根本就没办法开始。

收了心之后才是王阳明说的理会自己的性情,具体操作方法呢?静下心来,在静中去反思自己的情欲念,别反思那些用不着的心即理,反思那种对你人生有影响的事情。今天白天发生没发生什么事情,对你人生、对你事业是有影响的?这件事你需要反思,我本着什么情欲念去做,我做的时候守没守住我的情欲念,效果如何?本着这个去反思。反思对你人生有影响、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意义的东西不要让它进入你的心。

别坐在这反思:哎呀!我今天一出门,那个保洁员她瞪了我一眼,她啥意思呢?她什么情欲念呢?你琢磨这有啥用?想点有用的,格自己的情欲念,要拿那种对自己人生对自己事业有影响的事,作为案例去练。通过情欲念去反思这件事你处理的到不到位,如果发现没处理到位,我当时情跑偏了,正确的应该是什么,这种反思才能让你把事办的越来越明白。反思完自己,将心比心,你就可以去推测他人的情欲念是什么。今天这个人来找我,我在这讲课呢,他在门口站一个多小时等我,他是什么情欲念来的,他为啥要找我?这叫作尽人之性,能把自己想明白,将心比心就能把别人想明白。你说你把自己想明白了,也把对方想明白了,你和对方相处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你还不知道吗?所以儒家讲,格物格明白,方法自然来。你自然就知道怎样和人相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做到和谐。这就是尽物之性。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