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第二个状态不仅是孤独、凄凉,危险、困境随之而来。
三藏舍身拚命,上了那峻岭之间。行经半日,更不见个人烟村舍。一则腹中饥了,二则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际,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又无奈那马腰软蹄弯,即便跪下,伏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牵又牵不动。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真个有万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
危险来了,先抛开孤独,能不能活命不知道。被豺狼虎豹猛兽包围了,唐僧陷入第二次困境,肚子还饿,路又不平、不好走,这都是小事了,现在被豺狼虎豹包围,怎么办?唐僧的应对是什么?放下身心、听天由命。人生的突破从这里开始。
修行之后,不仅孤独,还陷入困境。当陷入困境后,没有任何办法、无计可施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放下身心、听天由命,这是修行路上要经历的一个坎。换一个人到这种状态,就崩溃了,陷入困境之后出不来了,没办法可想了,也没人帮忙,被豺狼虎豹包围,不是放下身心,而是崩溃了。
面对困境的时候能够做到放下身心,听天由命,这个才是真正的看开、看破,实际上并不是指人生的绝望,而是真正相信老天给你关上一扇窗,毕竟会给你打开一扇门,只有相信这一点,才能真正放下。修行人要是没有这种放下的心态,在这条路上很难走下去。而唐僧是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情况下,放下了身心。修行的这一关,他经历了,也渡过了,然后他提升了。
唐僧的提升体现在哪里?后面再碰见什么妖精,再有什么艰难困苦,多么危险的事,唐僧都能不害怕了。但是一开始唐僧是害怕的。
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那太保执了钢叉,拽开步,迎将上去。只见一只斑斓虎,对面撞见。他看见伯钦,急回头就走。这太保霹雳一声,咄道:“那业畜,那里走!”那虎见赶得急,转身轮爪扑来。这太保三股叉举手迎敌,唬得个三藏软瘫在草地。这和尚自出娘肚皮,那曾见这样凶险的勾当?
唐僧从来没见过人和老虎搏斗,从来没见过这么凶险的事,唐僧“软瘫在草地”,被吓瘫了,站不起来了。但必须经过这一番磨难,才能提升。面对困境、困难才能从容应对,因为从容面对,心安定,才能找到脱困的方法。一旦心乱了,吓傻了,那就找不到正确的应对方法了。
唐僧在这里就是一个提升,所以后面再描写唐僧不害怕、不恐惧了。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唐僧都能以平常心对待了,再被哪个妖精抓都无所谓了。
哪里体现出唐僧这个心平静了呢?我们看第七十七回的一个细节。简单说就是唐僧被妖精抓了之后,孙悟空救他走,因为行李也被妖精抢去了,孙悟空把唐僧救出来之后,还要回去寻行李。
行者道:“也且莫忙,我们西去还有国王,须要关文,方才去得。不然,将甚执照?等我还去寻行李来。”唐僧道:“我记得进门时,众怪将行李放在金殿左手下,担儿也在那一边。”
孙悟空要去找回行李,因为行李里有关文,再经过别的国家得需要通关牒文,用今天话说,就是护照、签证在里面。唐僧直接告诉孙悟空,他记得小妖们把行李放在金殿左手下,担子也在那一边。从这看出,唐僧被妖精抓了,并没有害怕,还知道行李放在哪里?很镇定,与之前完全不一样了,还能够观察的很仔细。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第十三回,一开始看见猎户和老虎搏斗,还没上升到妖精的层面上,就是普通的老虎,三藏已经吓瘫了。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放下身心、听天由命,他才提升了,心境才得到提升,以后再经历这些事,心很平静了,这是修出来的,不是天生的,这就是修心。
唐僧经历磨难是从这里开始,唐僧代表心,这颗心就在经历磨难,而就是在这种磨难之中,心境得到提升,到后来就不一样了。
给我们的启示是,修行就是靠在事上磨练。这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修行靠的是事上磨练,通过每一件事去磨自己的心,能够经受住考验,心境就得到了提升,经受不住考验,看见猎户跟老虎搏斗吓瘫了,不能做到放下身心,下回再碰见搏斗,再看孙悟空跟妖精打,那就更惨了,就不仅仅是吓瘫的事了。永远过不了这个坎,就永远没有得到提升,心境就没有得到提升。
每当事情到来的时候,特别是不如意的事情、困难的事情到来的时候,我们得知道,此时正是修心时,要经受住这一次磨难的考验,心境才得到提升,修行才真正进步了。
顺便说一句闲话,儒家修行到最后讲究勘破生死,但是我们没经历生死,怎么能看破生死?这个怎么靠磨难去提升?你最亲的人死亡,实际就是对你的磨难。当你最亲的人,你的父母去世的时候,你怎样去面对,就是修行的时候?而且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能不能经受这个考验?心境能不能得到提升?这是勘破生死的第一步。
当年王阳明一个弟子儿子夭折,在痛苦之中,王阳明劝他,此时不要忘记修行。还说一句,这是难得的机会。儿子夭折怎么叫难得的机会?不是谁都能碰见儿子夭折的,面对这种最亲的人的死亡,才是你对死亡参悟的最大磨练。经历这样的磨练,心才能真正的通透,最后达到勘破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