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西游记》049 猪八戒 四

后面书中有好些处描写猪八戒担行李。举个例子,我们往后面看乌鸡国的故事。国王被妖精推到井里淹死了,孙悟空骗猪八戒去把他捞出来。然后猪八戒让孙悟空把国王救活。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要九转还魂丹,把乌鸡国国王救活了,让乌鸡国国王跟着他们一起上路往首都走。我们看第三十九回:    

把那皇帝赭黄袍脱了,本寺僧官,将两领布直裰,与他穿了;解下蓝田带,将一条黄丝绦子与他系了;褪下无忧履,与他一双旧僧鞋撒了。却才都吃了早斋,扣背马匹。行者问:“八戒,你行李有多重?”八戒道:“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

你看他们师兄弟的对话,出发之前孙悟空问猪八戒,行李你挑,那行李多沉?孙悟空都不知道行李有多沉,显然一次也没挑过。猪八戒说了,这行李我天天挑担,还真不知道多沉,没称过啊。是猪八戒“日逐挑着”,由此看出行李一直是猪八戒挑,对不对?再往下看:

行者道:“你把那一担儿分为两担,将一担儿你挑着,将一担儿与这皇帝挑,我们赶早进城干事。”八戒欢喜道:“造化,造化!当时驮他来,不知费了多少力,如今医活了,原来是个替身

孙悟空问行李轻重是有想法的,他要把行李分成两份,八戒挑一半,让那皇帝挑一半,给他派个活儿,为了遮人耳目,要不然师徒四人进城,跟着一个是什么人?让他也挑着行李,感觉好像是一伙的,给国王分一半。猪八戒高兴了,说当时把他从井里背出来费挺大劲,现在把他救活了,原来能替我担行礼,好事。然后猪八戒动了小心思,分行李轻重不均,分完之后自己挑轻的,重的给皇帝。

行者笑道:“陛下,着你那般打扮,挑着担子,跟我们走走,可亏你么?”那国王慌忙跪下道:“师父,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莫说挑担,情愿执鞭坠镫,伏侍老爷,同行上西天去也。”行者道:“不要你去西天,我内中有个缘故。你只挑得四十里进城,待捉了妖精,你还做你的皇帝,我们还取我们的经也。”八戒听言道:“这等说,他只挑四十里路,我老猪还是长工!

你看这番对话,一开始猪八戒挺高兴,以为是个替身,后来发现他就挑40里,我老猪还是长工。这番对话说得很清楚,老猪是长工,上西天取经,一直是猪八戒挑着担子,不是沙和尚。这里已经交待得很清楚了,是猪八戒“逐日家担着走”。我们一定把这件事弄清楚,还猪八戒一个清白。师徒西行取经走了十四年,十万八千里,猪八戒是负重走了十万八千里,最后连续剧导演居然把人家这份功劳给剥夺了。我们得给猪八戒证明,这苦力是猪八戒出的。回过头来我们再讲,唐僧偏疼猪八戒没有道理吗?猪八戒出苦力,挑着担子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为什么是八戒挑担子?孙悟空不挑有情可原,齐天大圣级别在那儿呢,能让人干活吗?沙和尚为什么不挑?实际是他俩轮流挑,但猪八戒挑的多,为什么?唐僧日常生活靠八戒照料,八戒挑着担子,他熟悉担子里都有什么东西、放在哪儿?唐僧马上一说,他马上就递上去了。如果是沙和尚挑着,他没八戒心细,一旦唐僧要什么东西,还得是八戒去找。八戒挑担子是有这层含义在里面的。这也是猪八戒很大的一个优点。

我们回过头来,把这几件小事穿起来,总结一下猪八戒身上的优点。吃苦耐劳,虽然饭量大点儿,但是有一把子力气,能挑着行李走,生活经验丰富,对领导交代的事情不反驳、不质疑,就想如何落实,唐僧西行十四年,日常生活全靠八戒安排得妥妥帖帖。这是猪八戒的优点,因为这个唐僧才偏疼他。

换句话说,像猪八戒这样的员工,哪个领导都离不了。不要觉得唐僧离不开孙悟空,唐僧不是那么想的,那是你那么想。你没有唐僧的生活体验,你去西天走一个试试,你的看法就变了。

唐僧心目当中,他可以离开孙悟空,所以在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生气,就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了。但是唐僧到任何时候,猪八戒不管怎么惹他生气,唐僧从来不动撵猪八戒的心。为什么?孙悟空就负责降妖捉怪,日常生活用不上的。唐僧就觉得,好像可以没有孙悟空,走三月没遇见妖怪,孙悟空就没有作用。等于资源闲置,给这员工白白发工资,没有他发挥作用的时候。当然唐僧就觉得孙悟空可以没有,但是一天都离不开猪八戒。

可以这么说,猪八戒是把领导伺候明白了,领导离不了他。乾隆为什么离不开和珅?一样的道理。明知道和珅是奸臣,离不了,因为日常生活全靠他来安排。所以,怎样能成为领导最喜欢的、离不开的员工?去思考吧。

不能学孙悟空吧。没事跟领导顶嘴,靠着自己能力强,不服领导管,最后还得领导念紧箍咒才能听话。这样的员工哪个领导能喜欢?你怎么能成为领导最欣赏而且离不了的员工?你得看看八戒。

这就是我爱八戒你爱猴,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人都有所长有所短,猪八戒这一方面有长处,那么降妖捉怪的时候就别指望他了,人能是全才吗?猪八戒若是降妖捉怪也行,日常生活也行,唐僧去西天还用三个徒弟吗?那俩不就多余了吗?所以,不能求全责备,作为领导用人也不能求全责备。

八戒的性格特点,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总结,用今天时髦的话说有点儿像“暖男”或者“经济实用男”,这是八戒的特点。它的优点很清楚,同时缺点也非常清楚。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