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来了,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如来佛祖劝孙悟空: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如来先跟孙悟空讲理,说他现在想坐玉皇大帝那个位置,资历太浅。孙悟空才修了多少年?书中提到过,是342年,也就是大闹天宫那年孙悟空才342岁。而玉皇大帝呢?修行了1750劫,每劫是129600年,加起来是几十亿年了。如来佛祖跟孙悟空讲的是正道,也是法则,你才342岁,太年轻了,资历不够,年轻人不能太着急了,要尊重老同志。
如来守着先礼后宾,并没有上来就出手。如来佛祖接着说:
“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如来佛祖劝孙悟空的最后一句是说别再胡闹下去,容易把自己葬送。“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这句话啥意思?宋明理学强调人的本来面目就是人的心。如来佛祖与孙悟空谈: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它不就是一只猴子吗?这里要从儒家修心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来面目就是人的心。
宋明理学的大儒在教导弟子修炼时经常提问:“父母未生前你是谁?”就是指你的本来面目。或者问:“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是怎样气象?”这些问题都是希望你去思考,去参悟,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而儒家答案就是《中庸》的第一句“天命之谓性”。人的本来面目就是人的本心本性,而人的本心本性是老天赋予的;孙悟空天产石猴,也是老天赋予的,用天产石猴来暗示人的本心本性,这是人的本来面目。
如来佛祖的这一番劝谏,如果从修行的角度去理解。第一,孙悟空因为一个傲慢心,明明资历不够,还非得要坐人家的位置,这是心不正啊!为什么?按照社会规则这是不可以的,然后你就跳出来大闹,要破坏这个规则,这么做最后就要受到社会的打压,你的心就彻底被蒙蔽了,永无开悟的那一天了。
第二,我们从修心的角度要注意,当你傲慢心升起,巧取豪夺后,不管有没有资历,都想要更高的位置;当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把责任推到社会身上,然后就要颠覆社会的规则。心如果走到这条路上的话,你的心、你的本性就彻底被蒙蔽了。如来佛祖实际是在劝孙悟空,“这样下去,你的心就被彻底蒙蔽了”,但孙悟空不听,于是被镇压。
我们在修心时不能走上这条路,否则你的本来面目就不在了,你的本心本性就被蒙蔽了。你再看问题,心就不正了,总是认为自己没毛病,毛病都在别人身上。
我们仔细阅读前文,从孙悟空偷蟠桃开始,到他与如来佛祖的对话,孙悟空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从来有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的心已经被彻底蒙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