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固当远,然亦不可显为仇敌

【格言】

小人固当远,然亦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荆园小语》

 

【译文】

小人确实应该疏远,但绝不能表现得像他的敌人;君子确实应该亲近,但绝不能曲意逢迎。

 

【解读】

“君子”和“小人”是儒家经典中常见的两类人,前者是有德有位之人,后者是道德修养没有达到一定标准的人。儒家提倡中庸之道,“执两用中”,无论是面对君子还是小人,我们都要不偏不倚、从容中道。

《中庸》中明确提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上古圣王舜帝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对于人或事,都要掌握善恶两个方面的情况。对于小人,显然我们应该疏远。但要不要把他当作我们的敌人?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里面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我们要秉承中庸之道,跟小人保持着距离,但也不要过分地去制造矛盾,刻意去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如果不管不顾,非得与小人为敌,这也是没有守着“义”,是在放纵自己的感情。另一个原因是小人也有做得好的地方。不管是什么人,他们做的好的地方我们要认同,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反思。如果一味的把他们当成敌人,就会一叶障目,只能看到他们的问题,完全看不到他们的任何优点。如果我们总是想着跟他们为敌,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时时刻刻想着要报复他们,这就跟小人无异。

那么,对于君子呢?显然我们应该亲近,但绝不能曲意逢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亲近君子,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作榜样,在言行举止上跟君子看齐,慢慢的我们也会变得更好。但这种亲近并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同样要守着中庸之道。古语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跟君子交往,应该以诚相待,曲意逢迎显然是不诚的表现,我们应该避免类似的言行。

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排在第一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了。面对君子,我们更应该正直诚实,直言不讳。我们亲近君子不是为了成为他们的附庸,而是要成为更加完善的个体,更好的走我们的人生之路。如果在交往的过程中总是曲意逢迎,不仅会有损道德修养,还会让我们失去自己。此外,君子也是人,如果总是听到溜须拍马的话,久而久之也会失去真实的判断能力,道德修养也有可能会滑坡。

对于君子该亲近就亲近,对于小人该疏远就疏远。不能因为是君子,我们就觉得他什么都对。也不能因为是小人,我们就去拼命打压,非得与他为敌。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我们都要守着中庸之道,保持一颗平常心。亲君子,远小人,与诸君共勉!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彭王城天都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