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恶扬善,利物救民

【格言】

隐恶扬善,利物救民。

——《觉世真经》

 

【译文】

隐瞒别人坏的方面,宣扬别人好的方面,力求利于万物,挽救众生。

 

【解读】

无论佛家、道家还是儒家,都是提倡隐恶扬善,认为这是积累福报,反之折损福报。有福报的人,从来听不到是非,看不到是非;没有福报的人听到是非说是非。

我们国家的习俗见人行拱手礼,左手抱右拳举胸前。左手为善,右手为恶,这就是寓意隐恶扬善。

儒家见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看到其他人不好不光彩的地方,看到别人的缺点、缺陷,不要拿出来宣扬、宣说,要替他掩藏几分,隐恶并非是不治恶,而是治恶却少让民众见其恶。因多见恶则见怪不怪,习惯成自然。扬善只是让民众多见其顺应人类自然本性的俭朴行为,多见其人性中慈善一面,长此以往,人们则视善行为自然,故圣人治世乃是正本清源,使风俗归于淳朴。利于万物,挽救更多的人。如果见到别人有一点可取的长处、可记的善行,都应该舍弃自己、随顺他,并对他的善行赞叹,替他广为传扬。

从前,舜在山东雷泽湖的旁边,看到年青力壮的渔夫,都抢深水的地方捕鱼,年老体弱的人被排挤在外,只能在急流浅滩当中捉鱼。舜看到人们的自私心只管自己不顾别人,油然生起悲悯之心。舜走进捕鱼的人群中,和他们一起捕鱼。舜是这样做的,看到喜欢争抢的人,没有当面指责,先隐藏他们的过失不说;见到有人肯谦让,舜就称赞、表扬他,而且拿他作榜样,向他学习。这样用了一年时间,情况完全变了。以前大家互相争抢,以强凌弱,以我执驱使,人和人争斗,都不知道要爱别人。一年之后,没有人争抢地方,都把深水的地方让给别人。这是隐恶扬善最经典的故事!

反之,批评他人不要选择在公众场合做,这会伤害他的感情和立场。网络也是公众场合,管理者常被教育当众表扬,私下批评,就是如此。公众之地,给他人留几分面子,顾及一下他人的尊严和颜面。《文昌帝君阴鸷文》记载:“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郭宁宇静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