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格言】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文昌帝君阴骘文》

 

【译文】

为人处世要遵循天理,开口说话要顺应人心。 

 

【解读】

宋明理学有一句口号:“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事情要遵循天理,不能凡事都跟着欲望行事。为什么做事一定要遵循天理?《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修身追求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把先天的美好品德重放光明。有的人可能会抬杠的说,我要是不遵循天理会怎么样?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我们想让自己的人生走向成功。如果你不想成功,如果你不思进取,别人帮不了你,更改变不了你。

天理在人的身上表现得是先天美好的品德,在物的身上表现的是客观规律。我们不管是为人还是去做事,都要本着天理,因为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可以处得明白,事情才可以办理的妥当。不追求天理就只能跟着欲望走,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而且欲望越多,受到的蒙蔽就越多,这样你先天的本性就更不能发挥作用,成功也就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个人每天都要说好多的话,当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些话哪些是应该说的,哪些是不应该说的?师门最近倡导70日修行,通过这几日的学习,戒杂言、妄言、戏言、谗言等等,让我自己突然意识到平时里我说出的话有一大半是不应该说的。

我们经常说祸从口出,可说出很多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可以为自己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就连说话的过程中别人怎么生气的我们都不知道。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根本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事情的时候谁都知道小心谨慎,修行就是要在日用平常当中去注意自己的行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只有说话别人愿意听,我们才有继续沟通的可能性,才可以成为朋友。如果对方连你说话都不愿意听,我们根本就没有进一步沟通的可能性。人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人脉。说话不好听,人脉就不好,那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没有人可以给我们助力。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别人才愿意和你交朋友。

这句格言的前半句说的就是我们要明明德,后半句说的就是我们要亲民。两样都做到了,我们的人生就可以走向成功。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赵剑巍天砺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