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不可观天,夏虫难与言冰,见未广者识不超也

【格言】

坐井不可观天,夏虫难与言冰,见未广者识不超也。

——《蜃楼志》 

 

【译文】

坐井观天的人,不可能高瞻远瞩;春生夏死的虫子,它不可能知道寒冰;眼界不宽广的人,见识也不会过人。

 

【解读】

《蜃楼志》中的这句格言最早源自《庄子·外篇·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见不到大海的广阔。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见不到冬雪的景色。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把所有的道理都要跟人讲清楚的,因为这要看你所面对的对象,是不是可以“谈”。和一个在井底的蛙,去谈什么辽阔的天空,那是没有意义的。倘若是一个夏虫,你去跟他说冰雪,那他知道是什么东西呢?

《论语》中孔子说:“不可与之言而言,谓之失言。”意思是遇到不通透的人,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因为对方无法理解,说多了只会徒增烦恼和麻烦。这正如庄子所说的,夏虫不可与语冰。夏天的虫子,夏生夏死,根本不知道冬天的存在,冰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这就叫失言。

《论语》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我也在反思自己何尝不是那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不可与冰的夏虫、知识浅陋的曲士,若想不做井底之蛙、夏虫、曲士,就必须立志勤学、修身精进每一天。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丁波天洋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