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结交惟结心,今人结交惟结面

【格言】

古人结交惟结心,今人结交惟结面。

——《喻世明言》

 

【译文】

古人交友交的是真诚的内心,现代人交友交的是虚假的表面。

 

【解读】

古人结交惟结心。古人的心,不是指心脏而是心志,是志向的意思。孔子有“无友不如己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名句,可堪称国人心目中代表友谊的最好形容。如俞伯牙和钟子期;嵇康和阮籍;李白和杜甫等等。尤为令人称道的是管鲍之交,几千年来,论知心之交,必曰:管、鲍值得今人向往和效仿。

今人结交惟结面。在当下这个权益至上、金钱万能、人心浮躁的时代,结交、友情、友谊等等都变成了书面的词语。人们更看重的是头衔,是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基础。朋友间称哥们儿、老铁、兄弟。怎么相识的呢?歌肆酒廊生意场相识,点点头,递支烟,酒杯一碰,醉意朦胧之中,便为“莫逆之交”;或旅途聚首,乍感趣味相投,凭一时高兴,便当作“割头不换”的生死朋友。这样的朋友正如古人所言:“世人片言合,杯酒结新欢,生死轻相许,酒寒盟亦寒。”乍见之欢,久处生厌。不过是各自拿着自己的资源,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寻取利益,而不是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朋党论》里说:“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在现实中这样利用过了便散伙,榨不出油就撒手,刚才还“朋友”成一坨稀泥分不出彼此,转身就成了乌鸦麻雀不通语言的“伪朋友”多矣。我的描述多数可能唱衰处居多,但真真切切的亲眼所见或是亲身经历,感触良多。人心不古的时代更需要一股清流正气的涌入。

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谈到交友之道时说:“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达后近,交友道也。”

师父杨军先生早些年间给我们上课提出,我们之所以学儒家修身就是要分出远近,自己为同心圆的圆心,离圆心最近的是父母家人,稍远的是亲朋好友、师生、故交、领导、同事等等。当有了“分别心”,你对人投入的感情才会有不同,这些也是格物的一部分。

反思当下,我们其实是少了些礼的约束。礼就是规矩,对父母没有孝顺,先买朋友的好;妻儿老小没有照顾到,先去陪朋友歌舞升平,有时还美其名曰先交人好做事。我们不排斥交朋好友,但我们提倡交友也要有愿景、有志向、有追求、有尺度、有原则,甚至要有颗知耻的心。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周昱浩天晖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