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内存爱尚之情,外挟憎忿之事,则是非得失不能不惑焉。
——《两同书》
【译文】
内心存有喜爱和崇尚的感情,身外常有厌恶和怨恨的事情,那么在是非得失上就会产生迷惑。
【解读】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心存有喜爱和崇尚感情的人,要如何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面对各种自己不喜欢、厌恶和怨恨的事情?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确定内心的这种喜爱和崇尚是不是真的,还是趋于现实社会中的压力而产生的。现在很多人的表情被称为职业表情,他的微笑、言谈举止,都是因社会职场中的需要而练出来的。这种喜爱和崇尚就不是真的。
有人说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不管多么干净的人,只要走进社会几年都会变成世俗的模样。我们都知道只要在人类社会当中生存,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要的模样,你会遇到你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办明白事情是每一个人想要的结果。如果内在的喜好和外在的怨恨相遇,我们就会产生纠结。这种纠结会让我们在为人处事上产生疑惑,有时候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然后有人就会抱怨社会,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愤青;有的人会选择走入深山老林,进入寺庙道观,就为了逃避;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妥协,就变成了花花世界中的一员。
作为一位儒家修行者,既不能避世离俗,也不能同流合污。用《大学》的八目来讲,我们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修身,目的是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把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怎么变得更好?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只能改变自己。我们通过自己修身,把自己后天的习染逐渐地去掉,让先天美好的品德焕发光明,就会吸引身边的人,他们就会主动亲近我们,我们就可以去影响他们以正确的生活方式处理人情事故。每个人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他的家庭也会变得和谐,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每一个家庭和谐了,国家自然就会繁荣昌盛、稳定的向前发展。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赵剑巍天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