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独视不如与众视之明也,独听不如与众听之聪也。
——《新序》
【译文】
以一个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不如众人的视角清晰,以一个人的听闻去判断事情,不如众多人的听闻也有辨察力。
【解读】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摸到大象牙齿的盲人,认为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摸到大象耳朵的盲人,认为大象就像一把大蒲扇;摸到了大象腿的盲人,认为大象就像根大柱子;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认为大象就像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认为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摸到的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不要说盲人是靠手摸来认识事物,就是我们健康的人用眼睛看世界,也是有盲点的。所以,以一个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不如众多人的视角清晰,以一个人的听闻去判断事情,不如众多人的听闻有辨察力。
我们小组一共七个人,几乎每天的格言解读都是七种风格,一个人一个观点,每个人对格言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把七个人的观点集中起来,那么对格言的解读就更深刻了。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是单一的,如果坚信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那就犯了“意、必、固、我”的毛病。这是典型的傲慢心的体现,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自己是永远正确的。如果不能去除傲慢心,那么修行永远是原地踏步,这也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训。
《中庸》里记载了一段孔子对舜的评价:“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为什么认为舜有大智慧?因为舜愿意请教别人并且善于观察最贴近现实的言论,能够集思广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智慧,那就要坚信这句格言阐释的道理,向舜学习,向所有人学习,敞开心胸接纳别人的不同看法,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也是智慧吗?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朱雪莲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