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不是欺人方是伪,凡所行而胸中不能妥贴,人不见其破绽处,岂不是伪?
——《怀谢轩讲义》
【译文】
不是欺骗他人才是虚伪,凡所做所为使内心不安,即使他人看不出破绽,难道就不是虚伪了么?
【解读】
伪从造字法看是人为,凡是人为的就是伪,与伪对应的是诚。《大学》里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嗅,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诚意不只是不欺骗别人,还要不欺骗自己,才能心里坦然自得。我们欺骗自己的时候,别人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自己会不安。夏天热得受不了,自己家里安上了空调,心里想着应该给父母也安一台,可又心疼钱,就想:“人岁数大了不怕热,给他们安了,他们还要心疼电费不能用。”自己欺骗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开脱了,但是心能安吗?
儒家的修行讲“君子不欺暗室”、“君子必慎其独也”。我们在一个人独处,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一言一行也要谨慎,也要像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样经得起检验;在任何人都不能到达的内心深处,我们的想法和念头也要是善的,不能有恶念邪念,恶念邪念如果转化为行动,那就是恶行,即使没有转化为行动,也会影响我们修心,也会被别人觉察。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不欺暗室、慎独是君子的境界,也是修诚的最高境界。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修诚首先是不欺骗别人,不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谎言,更不要为了个人利益欺骗别人,即使谎言没有被揭穿,但是这是一道门槛,跨越了不欺骗别人的门槛,才能修诚,才能不自欺。不自欺比不骗人更难做到,当我们产生了一个善念却没想落实的时候,就会给自己找个借口,这就是自欺;当我们为心生的恶念找理由开脱的时候也是自欺;当我们学习精进的同门风风火火做日课的时候,有没有自欺呢?
修诚需要勇气,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光明和龌龊不堪,将光明大大方方地发扬出去,承认自己的不堪,努力擦去这些污渍,让我们的心重放光明。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朱雪莲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