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尤人,何人不可处?不累事,何事不可为

【格言】

不尤人,何人不可处?不累事,何事不可为?

——《皇明书》引魏良政语

 

【译文】

不怨天尤人,什么人不能相处?不拖延累事,什么事是办不到的呢?

 

【解读】

魏良正,字师伊,曾有言:“不尤人,何人不可处?不累事,何事不可为?”说的就是为人要宽厚,做事要勤慎。在当今社会也是非常受用的,在为人处事上做到这两条,不成功也难。

第一条:不尤人,何人不可处?尤:怨恨。不动辄记恨,什么人不能相处?凡事不怨恨,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省察克治”。所谓“省察”,就是通过“内省”发现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所谓“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如果能做到勤于学习,通过学习和学思结合,将反省当成一个习惯,通过儒家倡导的修身方法去修炼自己,让自己拥有一颗博大宽容的仁爱之心,还不能与人相处和谐吗?其兄良弼曾说:“吾梦中见师伊辄流汗浃背。”虽是其兄,却也如此敬惮,可见良政是多么的方严。

第二条:不累事,何事不可为?累:积累。不偷懒拖拉,什么事不能做成?现实中的例子不少,凡能成大事者,其实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的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积累,不论何种行业,都需具有主动、努力、挑战的精神,否则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投机取巧、掩耳盗铃、一叶障目的做法,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总有被人识破的时候。做事拖拉,总想着明日还有明日,不是“再说吧”就是“等一会”,遇到事儿总是妥协和延办,时间和机会就稍纵即逝,擦肩而过。“提学副使邵锐、巡抚御史唐龙持论与守仁异,戒诸生勿往谒,良政兄弟独不顾,深为守仁所许。”结果两兄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方严紘曾十分赞赏说:魏良政必是学古力行之人。后来果真如此。“今日事,今日毕”,只有脚踏实地、勤勉向上,行事谨慎,为自己梦想奋斗的人,才是笑到最后、值得所有人尊重的人。

师伊这一名言,对自己触动非常大,自己平时也有惰性的一面。跟随吾师杨军教授修身习练四五载,受益颇多,也明白诸多道理。读书有益!亦有良师引导,感恩在心!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黄君英宇彬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