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审而后发,犹未为晚。
——《北史》
【译文】
仔细瞄准了再把箭射出去,虽然多费点儿时间,但也不算迟误。
【解读】
射箭的时候,要先瞄准了,确定无误后,再把箭射出去,虽然在射箭之前多浪费了点儿时间,也不算太迟。
做事也是如此,只有在事前考虑周全,计划缜密,哪怕多花费一些时间去策划,才可能有更完美的结果。
可在每天的生活中,能有几件如射箭一般重大的事件,那我们还要不要为日后的那一箭做准备呢?
耶鲁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当被问及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已达成书面计划的时候,只有3%的学生选择了肯定的回答。20年后,通过跟踪调查发现,那3%有达成目标书面计划的学生,在财务状况上远远高于其他的学生。这些学生正是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而为之不懈的努力着。一位成功人士说,我们要用20%的时间去处理眼前的紧要事情,把80%的时间留给未来,留给那些暂时没有收益,但日后可能会发生的重要事件。如果只在意眼前利益,就会失去方向,发现后恐怕为时已晚。
《中庸》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想在前面,不能临时抱佛脚。在言语上提前想好,就不会栽跟头;在事情上提前确定,就不会觉得困惑;出去办事要提前定好,就不会出现问题;方法上要提前确定,就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总之,凡事提前做准备,才能增大成功的几率。
师父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闲置斋”,源于东北的一句俗语“闲时置,忙时用”。师父说这句话好比治学,在闲暇的时候多添置、多积累,到想出成果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师父正是以此激励我们,在闲时多多学习,多多积累,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
“审而后发,犹未为晚”,只有平日多做努力,在千钧一发之际,才会箭不虚射、一发破地。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张含月宇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