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陶潜《诫子书》
【译文】
看书学习能有收获,就高兴得连吃饭都忘记了。
【解读】
这句格言是东晋大文学家陶潜(陶渊明)在《诫子书》上的一句话,打开书卷,读书学习能有所收获,就高兴得连吃饭都忘记了。可以想象,陶渊明在读书时有多么认真专注,他沉浸在书中,领会书中精华,体会读书的快乐。
书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读书是获取知识、积累知识、获得方法最有效的途径。读好书,不仅使我们丰富知识、睿智豁达,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每本书都有其精华所在,静心研读,定会有所获得。
读书,曾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快乐的事。小时候,假期跑去学校图书馆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抱回家兴致勃勃的看。妈妈当时是学校的老师,我的便利条件就是可以借书。把书抱回家,白天看不够,又怕开学时看不完,晚上便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现在想起来都觉着开心不已。快乐读书的结果,就是上学时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读,上语文课老师提问可以抓到准确恰当的词语回答问题。到了工作时,写些报道和小文章,偶尔被广播或是发表在包钢日报上,有的被收录在企业文化的书籍里。这些不仅带给我写作的快乐,也带给我额外的小收入,这些小收入也是我的小得意,可以给爱人买礼物,觉得是自己的额外收入买来的,格外快乐。最重要的是,你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女儿也喜欢读书,工作更是得心应手,这也是我最得意的事情。
读书也是一种修行方式,朱熹提倡的修行方式就是从读书开始。师门曾倡导精读师父所著的《修身要旨》并写读后感,捧起书,静下心,把心收回来放在读书这件事上,专注于读书,沉浸在书中。读书,修静心,修恒心,学习儒家修行方法,学会思考和感悟,锻练了文笔,把读书作为定境观心来修,做到了这些,就会有所获得,并受益匪浅。不同时期,不同年龄,读书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退休清闲在家更是不能把书丢掉,师父说:“学习与修行,是让自己过得好点儿,让身边的人过得好点儿。”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刘荣军宇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