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篇读完,眼泪已经流下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们又何尝不是那个知客僧,每天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人,有几个人落入万千红尘,历经世事沧桑,人生变故能不改初心的。一切伤痛,一切阴霾,唯有一心喜乐可以抚平,可以清除。这浮光掠影又有几人能够看透,大多数人都是一世牵绊缠绕于其中。我们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是渡我们,助我们的,我们也是渡他人助他人的。
知客僧这一世的修行,就是在与各种人的交往中完成的。王阳明讲红尘淬炼,事上磨炼,炼的都是心,都是让我们回归本心的过程。看知客僧的整个经历,有的时候就像我们与朋友家人相处,有摩擦,也有温暖,有的时候又像一个上有领导下有员工的中层,在反复历练中脱颖而出,无论在哪个角落,他就像是润物细无声的细雨,悄悄的滋润着他人,滋润着自己,滋润着他所及之地。
他之所以可以做到,是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非常了解自己,并且有一颗随遇而安、为善、为己的慈悲心。无论把他放在哪里,无论他来负责什么事情,他都能发自内心的尽心尽力,都能自始至终保持一个心态,都能言行妥当,素位而行,这就是一颗赤子之心。反观我们自己,有几件事可以自始至终保持一个心态,有几件事可以自始至终尽心尽力,并且控制好自己的欲不被影响,不被牵走的?又有几人可以终生葆有一颗赤子之心?
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各种人和事的时候,心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比如,情绪,私欲。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像少林寺还有很多的知客僧,可为什么方丈偏偏只选一个人跟着各个武僧去处理事情,而武僧们也愿意找他一起结伴同行。就是因为他事儿办的妥当,话也说的妥当。义者宜也,说的就是能够把事办妥当、合时宜,就做到了义。
这位知客僧就做到了运用自己的智慧,守着社会行为规范,以仁者爱人之心,尽心尽力的处理每一件事。这就是仁、义的体现。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无论大小,只要被我们的情绪和私欲所左右,就会做出不妥当的决定。这个决定,以及做出来的一系列的选择,就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我们的一生。所以我们每一瞬间的思想,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而儒家修身方式,就是帮我们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每一个瞬间的想法,并且抓住那个最为妥当的正确的想法,做出最为妥当正确的决定。
说了这么多,什么是妥当?什么是天理?师爷讲过,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大多数人认可的,也就是规律,就是公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能时刻和自己的心待在一起,心在腔子里而不外跑,那么我们办的事说的话就自然妥当,自然符合天理。
作者:启予国学二代弟子李晓秋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