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性格的第三个特点是爱读书。
虽然小时候正式拜过师、学过四书五经,但没能接受更多的教育就去闯荡江湖、参军入伍了。即便如此,赵匡胤一直喜欢读书,这是他的优点,尤其是在部队之中,军官喜欢读书的情况绝对是少之又少,显得比较另类,别人都理解不了,甚至还发生过一次误会。
据说,在行军途中,赵匡胤每天晚上驻扎下来后就要看书,带一本两本不够看,所以每次出征都要用两辆大车装书,满满当当的。别人不知道赵匡胤大车里拉的是什么东西,就向皇帝奏他一本,说赵匡胤在前线作战可能抢了很多金银财宝,用大车拉回自己家了。皇帝也起了疑心,就派人去查,结果发现全部是书,这件事让皇帝非常震惊,包括赵匡胤身边的人也都不理解,一个军官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处吗?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在读书学习方面,赵匡胤不仅自己喜欢读书,还通过言传身教,让读书成为赵氏宗族的门风、家风,所以北宋的皇帝大都喜欢读书,这在历史上是非常难得的。
这里举两个例子。北宋初年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编纂了一套大型丛书叫《太平御览》,共有1000卷。书编成之后献给赵光义,宋太宗为了把这套书读完,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读书计划,其中硬性指标是每天读三卷,一年之内读完。皇上学习计划这么重,这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因为这套书是太宗皇帝从头到尾读下来的,所以书名就定为《太平御览》。
第二个例子是大家都熟知的,司马光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书成之后献给宋神宗,宋神宗也是全文通读了一遍,他读完之后认为,这本书记载的历史对于治理国家大有帮助,所以给这本书题名《资治通鉴》。
之所以我要从赵匡胤讲到北宋皇帝喜欢读书,我的落脚点就是让大家思考什么是家风,怎么去树立一个好的家风,好的家风才能让家族和事业传承下去!赵匡胤喜欢读书有什么收获是另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他树立了赵家一个非常好的家风,之后的北宋皇帝大多爱读书,因为爱读书,所以尊重读书人,尊重文臣,才能贯彻赵匡胤“不杀文臣”的祖训。因此,北宋的文化是非常发达的。
皇上一旦喜欢读书,自然就亲近文臣,经常考虑怎么治理国家,就能听进劝谏。我这里举个反面的例子,来证明赵匡胤确立好读书的门风的重要性。
唐朝有个大太监专权,把持朝政几十年,告老还乡之际皇帝还给他题字送行,相当于今天的光荣退休。一个小太监给他送行时就请教,您这辈子风风光光还能功成身退的秘诀是什么。其实他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不能让皇帝闲着,把皇上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他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每天给皇上安排各种事项,比如今天打猎、明天钓鱼、后天斗鸡……就是不能让皇上闲下来,因为皇上一旦没事干,难免就要读点儿书,一旦读书就会产生疑问,一旦有疑问就会找文臣请教,总和文臣见面,太监就会被边缘化,就无法掌控权力了。
关于读书的作用,太监的认识程度都很高了。如果皇上天天忙于玩乐,大臣向他汇报、请示国家大事时,他就会非常厌烦,就会交给身边的太监去处理这些事务。明朝的大太监王振执掌朝政实际上就是这个秘诀,他伺候的皇帝有一个另类癖好,爱做木匠活儿,每次皇上做木匠活儿最高兴的时候,王振就向皇上请示工作,皇上哪里有心情想工作啊,于是就安排王振自己处理,正中了太监下怀,慢慢的太监就专权了。总结这些太监的做法就是不能让皇上闲着,目的就是不让皇帝读书。
通过这个反面例子,就能发现赵家爱读书的家风是非常好的,北宋皇帝大多喜欢读书,有文化、有品位,喜欢亲近文臣。我们也注意到北宋没有出现太监干政的事件,赵匡胤的高素质对北宋的发展影响深远。
当然由此也引发了中国政治格局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文臣地位提升,武将被边缘化,甚至出现了文官指导战争的局面,北宋经常打败仗就有这个因素,这是弊端,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赵匡胤第四个性格特征是坦率直率,这是性格优点。他有事情就和手下大臣明说,往往达到最佳效果,比如杯酒释兵权。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再赘述了。
赵匡胤第五个性格特征是有非常好的大局观。
这里要涉及一个历史问题,就是所谓的燕云十六州问题。石敬塘当皇帝的时候,把中国北方的这十六个州割让给契丹人。赵匡胤统一中国之后,他始终想把这十六州收回来,但他没有打算直接发动战争,因为连年战争,天下刚刚统一,不适合再继续打仗。赵匡胤想出一个办法,专门设置一个库房叫封桩库,负责给皇帝攒私房钱,一旦有闲钱就存到库里,相当于今天的零存整取。赵匡胤跟手下大臣讲,等到我的封桩库里财物装满,我就派人找北方的契丹人去谈判,用封桩库的钱赎回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的思路是,我不和你打仗,用赎买的办法收回燕云十六州。
这个大局观是一般人想不到的。有人疑问,拿钱去赎买,对方要是不接受呢?赵匡胤是怎么筹划的?封桩库能存多少钱他心里有数,他要先和契丹人和平谈判,先礼后兵,能收回来是最理想的结果;若是契丹人不接受,赵匡胤就用这些钱去悬赏,买契丹人的人头,这笔钱足够把契丹人所有的人头都买回来,直接把契丹人杀绝。
遗憾的是,封桩库没有存满赵匡胤就去世了,等到赵光义继位后,没有这个气度,没有这个大局观,直接组织北伐,想用武力夺回燕云十六州,结局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是他哥俩儿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