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团队主要是两个来源,大体上说,武将是故旧,文官主要来自徐州,这是他的基本班底。
武将大家都很熟悉,主要是指关羽、张飞,这两人和刘备身份差异很大。刘备是一个没落户的草根,关羽是在外流窜的杀人逃犯,有的说他本来不姓关,为了躲避官方通缉改的姓,在关口盘问他姓名时,他指着关门说自己姓关。张飞是本地地主,跟刘备是同乡,刘备最开始起兵的时候主要靠张飞资助。我们都知道张飞是一个很莽撞的人,很多次因为他的莽撞坏了刘备的事,但刘备从来不跟他计较,原因就在于他是在刘备起家时帮助过刘备的人。
刘备的武将以关羽、张飞为代表,从最开始起家的时候就在一起,而且刘备的武将对他的忠诚度是极高的。刘备一度没有固定地盘而四处流窜,但是他手下的这批武将一直跟着他。最典型的案例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投靠曹操,当有了刘备的消息之后,过五关、斩六将,立刻回到刘备身边。可见这批人对刘备的忠诚度是极高的。
刘备刚刚起家的时候,他手下没有文官团队,特别是缺谋士。一直到三让徐州,刘备控制了徐州之后,原徐州的官员队伍投靠了他。这批人在和曹操、吕布作战过程中丢失了老根据地、无家可归,跟着刘备开始流浪。他的文官系统基本上是这么来。
早期的一些徐州文官对刘备也是高度认可的,后来也体现出了比较高的忠诚度。这批人里的代表就是糜竺、糜芳哥俩儿。后来糜竺把妹妹嫁给刘备,就是糜夫人。刘备有两位夫人,糜夫人和甘夫人,甘夫人死于长坂坡之战。
这是刘备早期的核心团队,在它发展的过程当中,刘备也非常注意核心团队的补充和扩编,后面引进的人才中最突出的就是诸葛亮。
这里就有一个新人怎么能纳入原有团队、怎么进行驾驭的问题。这是刘备和刘邦同样都遇到的问题,刘备的驾驭之术却与刘邦不同。
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傲慢心很强,因为马超本身也是一方军阀,从其父马腾开始控制西凉,就是地方割据势力,到了马超这一代,曾经起兵对抗曹操,被曹操打败后才投奔了刘备。
在马腾、马超父子控制西凉的时候,已经有很大的势力了,当时刘备还没有地盘、四处流浪。马超投奔刘备属于不得已,在这种心态下,他是不大尊重刘备的。还有个契机也增强了马超的傲慢心,即赤壁之战后,刘备率部队进入四川,虽然刘备的势力占上风,但是跟当地割据势力同为宗室的刘璋僵持在益州。在这种情况下,马超率残部投靠刘备。史书记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刘备非常高兴,说成都将会马上攻下。因为马超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他的加入使刘备势力大增,刘璋彻底失去自信心,不战而降。这就更增加了马超的傲慢心,认为虽然是兵败投奔刘备,但刘备靠着自己的影响力拿下的成都。不管是他的身份经历,还是他来投靠的契机,都使马超有傲慢心,而且对于傲慢心他也不掩饰,平时毫不尊重刘备,直呼刘备的名字,一点没有礼貌。
刘备很包容,不挑马超的礼,最后是关羽、张飞看不下去了。在这个问题上,关羽的态度很激进,认为这种人和大家都格格不入,留不得,甚至劝刘备杀了马超。刘备反对这么做,因为刘备一直也在打造忠厚长者的形象,人家来投奔,不能没有什么理由就把人杀了。张飞的态度是,即便不杀也得教育教育他,不能惯着他。张飞虽是粗人,但还真出了一个好主意。
一次举行宴会的时候,关羽、张飞都不设座位,两人站在刘备身后提刀侍卫。马超入席坐下之后发现席间没有关羽、张飞,往上一看,发现俩人在刘备身后肃立。见此情景马超大吃一惊,关、张二人是刘备最亲近、最信任的武将,在刘备的团队里地位最高,不仅没有落座,反而非常恭敬地在刘备身后站着,这对马超的触动非常大。什么都没跟他说,就设计了这么一个场景,马超对刘备开始尊敬起来。这可以说是刘备的驭人术,对后来投奔过来的有傲慢心的人去影响、去教育。
关于诸葛亮的问题比较复杂,后面单独讲。
刘备有了一个核心团队,并且核心团队在逐渐扩大。刘备在起兵之后就做了一件事情,打造自己的特色,而且他要打造的形象特色和刘邦也有相似之处。当年刘邦在项梁处,是把自己包装成忠厚长者的形象,非常慈祥、有爱心、非常爱护兄弟们的大哥形象。刘备起兵前后,对自己形象的包装也是如此。刘备一直在刻意地打造自己这种形象,以争取民心。
我们通常讲的,“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这个“人和”是打造出来的。天时和地利不是打造出来的,占天时是赶上了,占地利也是碰巧了,都属于机缘巧合,只能说命好,但刘备是经过最大的努力打造出了人和。
如果一件事情通过人的努力能够达到目标,那么努力才有意义;如果一件事情不靠努力而是靠运气碰上了,那么努力也就没有必要了。刘备的成长过程对我们有很多可借鉴的东西,这里就是一点,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实现“占人和”。当然,为了保持自己忠厚长者的形象,有的时候也必须放弃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