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启予国学门提倡的日课或者修行方式。取曾子和孟子的话,孟子说“反求诸己”,说“三省吾身”。把孟子和曾子的话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提出的口号:每日要反求诸己、三省吾身。这是启予国学门提倡的日课。
“三省”,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反省?第一件,是贯彻儒家的理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一件事,反思的是我一天所作所为有没有违反这八个字的地方。第二件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大学》里讲的修身方式,我们今天讲这些。第三件事,叫日有一念,周行一善。每天让自己有一个善念,每周让自己有一件善行。这叫三省吾身!
那么,这三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方面,这八个字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孔子说的仁者爱人。一提到儒家的核心理念,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儒家提倡什么?仁义啊。儒家就(是)讲仁义道德的。什么叫“仁”?什么叫“义”呢?仁者爱人。儒家提倡的核心理念,这个“仁”字就是爱。唤醒自己先天的大爱,儒家提倡由近及远。你要想做到仁者爱人,你首先得爱自己。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他不可能去爱别人。他对自己就够狠,这人你离他远点吧。他对你会更狠。对吧?所以儒家提倡首先要爱自己,要自爱。这就是八个字当中的“廉”和“耻”。“廉”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个寡欲。控制欲望叫做“廉”。欲不可纵!把你的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叫“廉”。这是对自己爱的一个体现,是对自己负责的一个体现。你就说喜欢喝酒。喝上之后,(觉得)这滋味真好,这个状态非常愉悦。但你也不要放纵,要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喝酒能喝到高兴,没喝到多。你要把这个欲望放纵了,最后就喝多了。那是给自己找麻烦,那不是爱自己,坑了自己的身体。所以儒家强调的自爱,爱自己,首先要“廉”。对物质的追求要有度,要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是对自己的爱。
第二点,也是对自己爱的体现。要知道什么是可耻的。也就是说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这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负责任。爱惜自己的名声,知道什么是可耻的,不干那些可耻的事情。当然,人如果混到最后以耻为荣,这人就彻底无可救药了。我们认为这事儿很可耻,他认为这事儿光荣。这事儿你没法跟他沟通。这人就彻底的不可救药了。你说按我们正常的这个价值观,我们都知道嫖娼是一个很可耻的事情,但现在有人不以为耻,反以此为荣。写嫖客日记,最后还在网上发。给公安局提供了破案线索,最后抓进去(了)。他为什么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觉得这是可以炫耀的一个事情。人一旦到这种以耻为荣的程度,这人就整不了。这人不可就药了。用我们俗话说,人无耻则无敌。儒家的修行讲究的是知耻。知道什么是可耻的,不去做可耻的事情,让自己有个好名声。这样你才能有好的人脉。你啥可耻的事情都能干,谁愿意跟你接触啊?跟你做朋友都觉得丢人。对吧?那你就完了,你没人脉,没朋友。还想事业有成,不可能!所以仁者爱人,第一步做到爱自己。爱自己,就要修这两个字,一个“廉”,一个“耻”。
爱自己之外,把这个爱心向外扩,先扩到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由近及远。你最亲近的人就是你的父母。所以,儒家提倡“孝”。“孝”就是对父母的爱。养育你成人的父母,你都不爱,你去爱别人,谁能信呢?所以过去民间有句俗话,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你体现出你那个行善的善心了,一步一个长头,从这磕到拉萨,上那上香去,你老妈在家没人管。这能是真善吗?所以儒家讲修行从近及远。你第一步(要)自爱,然后爱你最亲的人。你最亲的人就是养大你的父母,所以要对父母要爱,这是孝。这才是修行的组成部分。有时间回家看看老妈,别把老妈扔一边不管,上敬老院献爱心去,那是沽名钓誉。那不是真善。把这个爱在再往外扩,跟你亲的,就是跟你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要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个在儒家里边叫”悌”。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你自己家亲兄弟,你都能断绝来往,然后你跟我说愿意跟我做好朋友。我可不敢要这样的朋友。不定哪天就翻脸了。你能跟你亲兄弟翻脸,何况我这个干兄弟。这很容易想到的嘛。所以,这种人我得防他一手儿。那你这种人在社会上怎么可能有人脉。(对不住)大家真心和你相处。
所以,“仁者爱人”体现四个字:对自己的爱,就是廉和耻;对父母的爱是孝;对兄弟姐妹的爱是悌。这个得先做到,然后把你的爱往外扩,才是扩展到同事啊同学呀啊朋友啊身上。你要分出远近来。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你得分出个远近来。儒家不提倡无差别的爱,儒家提倡有差别的爱。人和人关系远近不一样,所以我对你的爱心程度是不一样的。但这个爱是逐渐的向外扩。先做到四个字,廉耻孝悌。儒家核心理念,另一个字就是“义”,仁义嘛。这个“义”,按照儒家典籍的注解,义者宜也。这个“宜”是适宜、妥当。什么叫“义”?指办事情恰如其分。事情处理得非常妥当,叫做“义”。那(说)这个事,我这么办妥不妥当,我不是很清楚啊。不是你自己评价,是别人评价。大家评价你这个人处理事情妥不妥当,办事到不到位。你得追求大家说你、评价你处理问题到位妥当。那你就必须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大家的评价才是妥当,这就是“礼”。这事你不能说“我认为这么处理好”。你得是大家评价说这么处理好,你才这么处理,这才叫“义”。符合大家的期望值,这就是“礼”。另外工作和人交往都要认认真真,这叫“忠”。所谓“忠”,就是尽心尽力,认认真真。不管做什么事情,认认真真尽心尽力就叫“忠”。说我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就是我为党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认认真真。做事情要追求忠,与朋友相交追求信,这就是诚信。
儒家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的核心就是“仁义”二字。这是我们修行人应该在生活当中落实的。所以,启予国学门门规第一项就是要求弟子在生活当中落实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当然你要把这八个字都忘了的话,那中国古人还有一个说法,这叫“忘八”。忘了这八个字叫忘八。后来大家不理解就叫成“王八”了,就给那水产品安上了。实际这是儒家的骂人话。他忘了那八个字,尤其指第八个字。就过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横批是啥能猜到了吧”?叫“无耻忘八”。好像当年陈水扁当总统的时候,有抗议示威游行的,给陈水扁就送这副对联!当然没有横批,但谁都知道那横批里头的含义是啥。上面是一二三四五六七,没有八,忘八。下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没有,无耻。所以按儒家方法修行,首先就回避无耻,别做忘八!这才能活得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