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谥文定,因此也被称为“叶文定”。南宋人。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二名,榜眼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此后历任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当时,南宋偏安于江南,北方是女真建立的金朝。叶适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却提出异议,不肯为韩侂胄的北伐起草诏书,其后又建议加强长江沿岸的边防,韩侂胄也没有采纳。韩侂胄主持的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屡挫金军锋锐,韩侂胄被杀后,叶适却以“附韩侂胄用兵”的罪名被弹劾免职。叶适的著作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由北宋的王开祖、丁昌期等人开创,到南宋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人大力提倡而形成的“事功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现代温州地区)人,也被称为“永嘉学派”。永嘉学派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重视经史和政治制度的研究,主张通商惠工、减轻捐税,探求振兴南宋的途径。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事功学派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他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并基于此对朱熹的学说提出批评。在叶适的时代,永嘉学派与朱熹为代表的理学、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鼎足而立,后世并称“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有人认为,永嘉学派的思想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