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堂夜话 读后感004

故事的叙记让我内心泛起波澜,想到马上能看到法晦老禅师临终前与方丈的一番对话,觉得自己马上就要一窥修行的天机了!此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心动了,想起了王阳明的不动心,我这是动心了吗?是升起明道的执念了吗?如无明道之念如何明道?我不由自主的笑了……

罗汉堂法晦师祖临终有些事情想不明白,想请方丈指点迷津,他与方丈的谈话记录,“我”参悟了一辈子,但直到现在也不敢说完全领悟了。现在,“我”也该走了,就把它送藏经阁,留待有缘人吧。

王阳明临终时弟子问老师还有啥要说的,王阳明的回答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如果能像王阳明一样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生就是圆满了!所以法晦师祖临终之际,心里终有些牵挂放不下,故请方丈为他说破。此时我作为一个修行的门外之人,即使只是要我来发表对老禅师与方丈对话的理解,内心也是感到非常的惶恐,自己何德何能敢评论老禅师一辈子都没参悟透的高深道理!

“什么是禅?”方丈说不知道!《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否可以理解方丈认为的禅也是空,就是没有,真正的禅是无法言说的,因为能说出来或具体指定某样事物的就不是禅了!所以禅虽可理解是吃饭、喝茶、睡觉。但你如果真的说他们是禅就着了相。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因《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所以西方极乐也属虚妄。“既然如此,还提什么西方极乐?”方丈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生西方极乐,则即此即极乐、即生即佛,心生即往生。若心无西方极乐,心不生,如何往生西方极乐?”参禅就像求道,道虽不可言说清楚,但我们却必须要有求道之心,如此方能得道。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虽是妄念,但心中却要有极乐世界的气象。所谓西方极乐世界皆源于心,此心既是彼岸、彼岸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参禅也好,西方极乐也罢,此皆为一心也。这就像方丈说的:“万境不出一心,一心通融万境。”人的道心都是一样的,你的,我的道心是一样的,万事万物的道心也是一个。月就一个,却映照万川。

经方丈一番引导说明,老禅师觉得之前自己太执着了,现在对于禅的理解似乎渐渐清晰了一些。

“但云开虽然见月,却仍未见彼岸啊!”老禅师又提出了疑问。也许他觉得吃饭、喝茶、睡觉包括我们每个人所谓的禅其实只是月光,并不是真正的月亮,不是那个真正的本心。

方丈开示老禅师:“既然见到了月光,顺着月光看去,不就看见月了吗?”老禅师立刻明白了:“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的本心来自老天,是老天给的。既然“万境不出一心,一心通融万境。”只要我们把后天的习染去除,留下的本心不就是那个月亮吗!故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此时我想到了陆九渊的名言:“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老禅师法晦师祖终于明白了:“心之归宿,就是彼岸。”只要把每个人的妄念、执着都去除,把原有的本心修出来,就是让心找回了归宿,心回到了归宿就是达到彼岸!就是达到了极乐世界!我想这应该就是“此心光明”的境界。

随后法晦师祖口诵一偈:“明月照山川,清光撒满地。以勺取清辉,留待月中照。”然后一句:“吾去矣!”就此圆寂。

老天对每个人都一样!给了我们一样的本性,一样的月光,但从我们心上映照出来的,还会是天上那轮明月吗?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彭海林天润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