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禅?不是方丈不肯说破,是不可说,无法说,这种感觉就是“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悟禅、修行、修身是一个自己证悟的过程,从中得到的法喜是自己不断修行的动力。佛家讲“闻思修”,儒家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定的去修、去行,才是真正的修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许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是告诫自己日常生活中去努力做个“躬行君子”。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无感不通”,这句话是《了凡四训》的核心和关键点。求在己心,悟在己心,得在己心。事上磨练,磨练的也是自己这颗心,或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或是佛家的“明心见性”。
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最后佛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才算有点了解了这句话。极乐世界在哪里?它不在遥远的东西南北方,而是要从心而觅。破除虚妄心,当下即是彼岸了;破除不了这颗虚妄心,还是枝枝叶叶外头寻。念念不忘即为执着,若执着,必着相,着相又是蒙蔽了心,认妄为真,着相容易,破相难。“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生一念容易,难在觉知和觉醒,这一念无论好与坏都要灭,破我执、破法执的过程是痛是喜也在自己的一念间。
从修行的一开始,我们学着“止恶扬善”,格物致知,想明白自己的情欲念,对应着这章节我理解是先着相,后破相,着善念,破恶念,然后寻着善念的光,最后破掉善恶,去找“月映万川”的“月”。
作者:启予二代弟子霍江华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