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 5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这里谈孝,提到四个人,谈了两件事。提到父子两位鲁国执政大贵族,又提到孔门两位最有名的弟子,他们四个人来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分别给予回答,主要谈了孝的的两个方面,第一是无违,第二是敬。也就是中国人一直流传到今天的,孝顺和孝敬。孝要顺,孝要敬。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说孝顺、孝敬,你想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多深啊。仅仅给父母提供物质生活,那是基本,孝要达到无违这样才能称得上孝。给好吃好喝的,我有活你替他干,这还不达标。道德修养道德修养要从小开始,你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证,有效德修养道德修养的政治家成效开始,这是贯彻了古人这种孝为百善为先的概念。,这全是汉味鲜以孝治国政治理念的思想的渊源

谈为政,为什么要在这里插入四章谈孝?是在谈以孝治国,这是孔子的政治理念,不能纯粹地理解为伦理道德。叫“移孝作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在从政的时候,孝体现着人际关系的三层面的亲属关系,在这里实际上说的是上下级关系,叫“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按着侍奉父亲的方法去侍奉领导,对他们的尊敬是相同的。体现着这样的一个原则,在你从政的时候把对父母的态度用在领导身上,这样才能搞好上下级关系,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首先能把父母的关系处理好,然后能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处理和领导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谈完了政治的上下级关系之后,然后接着谈对下级。不理解这逻辑关系,下面这句话就又突兀了,这句话是谈识人术的。上面谈的是上下级关系,然后接着谈对下级怎么样?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怎么对上级,然后接着谈怎么对下级。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