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少林寺系列的时候,这一篇是我最不喜欢读的。前几篇给我的感觉是神秘而有趣,到这一篇怎么突然就回到了世俗。时隔两年之后,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心中会有一点点感动和一点点悲哀。
这一次读发现这一章是少林寺系列里名字最多的一章,也可能是最近师父刚讲完《西游记》的缘故,再加上看了《谁解其中味》,对名字特别的敏感。而且我发现了有意思的一处,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师父特意为之。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三位师叔在佛前立誓,这三位的名字连起来读是很有意思的,法名,法上,法显,组合起来就是“名上显法”。
从头开始,惠昭通会招,意思就是不用你问,他也会告诉你,所以做知客僧。惠净通会静,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镇守藏经阁。主人公慧明,慧通晦,晦的意思是蒙蔽,从名字看就是不明白。想明白不一定是真明白,做明白才是真明白。有些人能想明白,就是一遇到事儿就犯错误。这和平时的我们又有什么区别?就像王阳明的弟子一样,自己一个人打坐的时候都能想明白,一遇到事的时候就开始糊涂。从他犯的十三条错误的时间来看,都非常地集中。如果他终身待在少林寺,可能这些错误都不会犯,但他绝对不会觉悟和明了。暗中与他相约的禁军教头,少林俗家弟子叫吴世声。我们都听过一个词语叫做无事生非,就是在暗示我们,这个吴世声说的都是不对的。王月娘我从两个方向理解都是妄念的意思,王通亡,娘为女,亡越女就是亡在女上——妄,娘通念,这是第一种理解。第二种理解就有点儿搞笑,我尝试地快速念王月娘三个字,当念的特别快的时候,就出现了“妄念”的通音。心被妄念蒙蔽,就会做错事。在宫中被刘娥所收留,以为打死一只狸猫是为了报答刘娥,实际上害了一个真正的好人。而且,慧明还有一点,就是犯同样的错误,重复犯错误。不请示师叔私自外出犯了两次,色戒也犯了两次。我们在修行上经常说要争取不贰过,作为一个出家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连续的犯同样的错误,说明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知道犯错误是一回事情,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情。知而不改,不如不知。而且他犯了几项对于出家人来讲绝对禁止的错误,说谎、杀生、酗酒、女色。虽然我不是出家人,我都知道这几样是每天功课当中必须需要做的几项,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不应该犯的错误。他这属于明知故犯,那就要罪加一等。慧明的结局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本心被欲望蒙蔽了,天人之战输了。
最有意思的是藏经阁无明的补笔,他补的这一段就说明了慧明是被利用了。无明就是无处不明,就是此心光明。
即使慧明犯了这么大的过错,方丈依然法外有情。方丈也应该觉得慧明凡心已动,即使面壁终生也过不去心魔。不如去凡间修炼,也许还可以修成正果。突然真心感觉到,师父的良苦用心。怪不得师父说:“老头儿用生命写的东西,你们当小说看”。弟子愚钝才有一些领悟,感恩师父。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赵剑巍天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