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红楼梦082解读春燕独白B


春燕继续讲:

这一带地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娘管着,一得了这地方,比得了永远基业还利害,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遭踏,又怕误了我的差使。

这是一个什么背景,我们交代一下,王熙凤有病,探春理家的时候,李纨不愿意生事,宝钗是亲戚,更不愿意管闲事儿。探春是想做一番改革的,她知道贾家的弊端,她想现在自己管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做一点——改革。

探春最大的改革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大观园包出去了,包给家下没有差事的老婆子。大观园里有很多空地,种的竹子花草什么的,需要有人料理。就把这块地承包给料理的人。除了交给各房应该使用的东西以外,剩下的可以拿出去卖。卖的钱除了拿出一部分钱给大家利益均沾之外,其他的就是你的个人劳动所得。探春的改革从我们今天的角度讲是很先进的吧,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呀。稻香村李纨住,那的粮食地交给一个人管理,粮食收入主要干嘛?各屋里养的鸟,鸟食你负责。你剩下的粮食可以拿出去卖,卖完之后除了抽头剩下的就都是你的。

春燕的姑姑承包了一片花草树木。她的职责就是料理这些花,另外各房姑娘的戴的花需要她掐了给送去,姑娘们当时戴的是鲜花。她每天供应各房用的鲜花,除此之外剩的鲜花她可以出去卖。春燕说她姑姑承包了这个地方,“比得了永远基业还利害,每日早起晚睡”的照顾。

从这可以看出探春的改革激发了人们生产劳动积极性,她姑姑每天早起晚睡的照顾。这就是探春改革的意义之所在,首先能够保证园子各项都有专人负责,都能管理的非常好,欣欣向荣,园子不至于荒废,还把这些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可以给府里省一部分钱。以前各处的喂鸟,是宝玉房里小丫头的任务之一就是喂鸟儿,宝玉不止养了一种鸟,养了很多,这些鸟食要到市上去买,现在大观园府里供应了,就可以省一笔钱。按着探春的预算,改革后一年下来至少能给府里省几百两银子。既照顾了大家的积极性,让这些家人们有利益,又管理了园子,让大家欣欣向荣还给府里省钱,探春的改革是一举多得的。从春燕的表达来看探春的改革是很见效的,符合人心,因为让大家看到钱了,有利益。所以春燕说她妈和她姑姑“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动。”然后她说莺儿“你还掐这些花儿,又折他的嫩树,他们即刻就来,仔细他们抱怨。”

宝钗房里的丫头莺儿,在这掐柳条去编花篮,又掐花装到花篮里,莺儿说别人不可以掐,就我可以掐,她说出个道理来,她说各房都有分例“每日谁就把各房里姑娘丫头戴的,必要各色送些折枝的去,还有插瓶的。”她的意思是从姑娘到手下大丫头戴的花,各房间里插瓶的花,都应该春燕的姑姑来供应。但是薛宝钗像来喜欢简单,不喜欢这些花啊草的,所以薛宝钗说“一概不用送,等要什么再和你们要。” 但是我们一次也没要过。

从莺儿角度说,按平常日子来讲,我们房里头你们就应该按时供应鲜花,这是当时承包讲的条件。但是我们姑娘说一概不用你们送,我们从来没跟你们要过,给你免了。现在我掐几个你好意思说?这是莺儿的心理,“别人乱折乱掐使不得,独我使得。”但是老婆子不这么理解。

他姑娘果然拄了拐走来。莺儿春燕等忙让坐。那婆子见采了许多嫩柳,又见藕官等都采了许多鲜花,心内便不受用,看着莺儿编,又不好说什么。

这是底火,怒气打哪来的,“利”,伤了她利了。这人心不正,莺儿说的是对的,按规定你应给我的,我们给你免了。现在我偶尔用几朵花,你不应该挑。但是老婆子不那么想,宝钗给她免了不跟她要花,她不知道感恩,对她好早忘了。现在看莺儿掐花,心里不高兴怒气已经上来了,但是不方便直接发作,因为莺儿是宝钗手下的丫鬟,是亲戚家的,这毕竟不好说。另外按照府里的阶级,莺儿也是宝钗府里数一数二的大丫头,她的地位比这些老婆子的地位要高。迁怒,于是把怒火迁到了春燕身上,骂春燕“我叫你来照看照看,你就贪住顽不去了。”实际就是找茬指桑骂槐。莺儿是一个非常天真的姑娘,想问题非常简单,看不出眉眼高低,用我们的话说莺儿不知道格物,也不知道观自己的情欲念,也不知道观对方的情欲念。

婆子已经明显怒气上来了,要找茬打仗,但莺儿没有意识到。关于莺儿的描写还有几处,都能看出宝钗身边的丫头莺儿是一个非常天真,白纸一样的女孩子。所以她说了一句玩笑,但是玩笑说的不是时候。

姑妈,你别信小燕的话。这都是他摘下来的,烦我给他编。

本来她不说话,老婆子还要找茬骂人呢。现在正好借题发挥,春燕感觉不对劲儿了:

你可少顽儿,你只顾顽儿,老人家就认真了。

我们看曹雪芹接下来对老婆子的描写:

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揪出了她性格特点:唯利是图,一概情面不管。

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正心疼肝断,无计可施,听莺儿如此说,便以老卖老,拿起柱杖来向春燕身上击上几下。

拎着拐棍开始打春燕,然后骂春燕:

你还和我强嘴儿呢。你妈恨的牙根痒痒,要撕你的肉吃呢。你还来和我强梆子似的。打的春燕又愧又急,因哭道:“莺儿姐姐顽话,你老就认真打我。我妈为什么恨我?我又没烧糊了洗脸水,有什么不是!” 莺儿本是顽话,忽见婆子认真动了气,忙上去拉住,笑道:“我才是顽话,你老人家打他,我岂不愧?”

前面说的清楚,老婆子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底火是什么,折了她花了,损失她利益了。发火根本不考虑莺儿面子。

“姑娘,你别管我们的事,难道为姑娘在这里,不许我管孩子不成?”

这就是强词夺理了。 

莺儿听见这般蠢话,便赌气红了脸,撒了手冷笑道:“你老人家要管,那一刻管不得,偏我说了一句顽话就管他了。我看你老管去!”说着,便坐下,仍编柳篮子。

莺儿也是个拱火的态度,你管孩子,你管去,我仍旧在编柳篮子插我的花。所以矛盾就逐渐升级,春燕的姑姑正拎着拐棍打她呢,这时候她娘过来了。

偏又有春燕的娘出来找他,喊道:“你不来舀水,在那里做什么呢?”这婆子便接声儿道:“你来瞧瞧你的女儿,连我也不服了,在那里排揎我呢。”那婆子一面走过来说:“姑奶奶,又怎么了?我们丫头眼里没娘罢了,连姑妈也没了不成?” 莺儿见他娘来了,只得又说原故。他姑娘那里容人说话,便将石上的花柳与他娘瞧道:“你瞧瞧,你女儿这么大孩子顽的。他先领着人糟蹋我,我怎么说人!”

这花柳不管是谁折的,现在莺儿在这编呢。你指着花柳骂春燕实际就是指桑骂槐。“她娘正因为芳官之气未平”,她娘的底火在这——因为洗头的事刚跟芳官打完仗,而且还没打赢。这里还涉及一个人,掐花编花篮的不光是莺儿,还有林黛玉那儿的藕官。春燕她娘来之后为什么火上浇油?也是有底火。她的怒气也不是春燕惹得,她的怒气在谁身上?是面对唱戏的十二个女孩子。因为跟芳官打仗,就恨上这一批人,恨上一个团队。看见这一团队的成员藕官在这,借题发挥开始骂春燕,骂的非常磕碜,咱就略过了。

这也是曹雪芹高明之所在,他对于人物语言的描写非常到位,符合这类人群的身份。你看讲到主子层面嘴里能说脏话的是谁?王熙凤加上东府珍大奶奶,她俩素质低,偶尔能冒出脏话来,但是还不甚脏。但他描写贾家下层这些奴才,真正的下流社会的时候,说的脏话就非常脏了。曹雪芹很有生活,描写小人物骂街很符合底层社会人的语言,将粗俗表现的淋漓尽致。春燕她娘,也开始指桑骂槐,名义上骂自己女儿,实际上是冲着藕官发泄情绪,因为之前跟芳官打仗。

我们为什么要格物致知,人的怒气爆发经常不是他爆发的那个原因,另有原因。春燕的娘和春燕的姑姑在这发火,都不是春燕惹的,都是另有原因,拿春燕说事,春燕是纯粹是无辜的。她姑姑为什么发作打骂春燕,因为莺儿在这掐花掐柳伤了她的利。春燕她娘为什么骂春燕?因为看见了藕官想起了芳官和她打仗,这是触动了她的情。所以人火气发作经常是另有原因,底火不外乎是利和情两个字。她在那儿没发,到这有一个导火线,触景生情把火发出来了。春燕的姑姑和妈这番吵闹,骨子里头是一个情一个利。

莺儿虽说是天真朴实的姑娘,但你指桑骂槐她听不出来么!她不傻呀,所以莺儿直接把这话说明白了。

“那是我们编的,你老别指桑骂槐。”

下面曹雪芹说春燕的娘心里头是几种情绪交合在一起,格物就格的相当深了。春燕她娘这次为什么发作,曹雪芹总结四处火凑成一股怒气。

那婆子深妒袭人晴雯一干人,已知凡房中大些的丫鬟都比他们有些体统权势,凡见了这一干人,心中又畏又让,未免又气又恨,亦且迁怒于众,复又看见了藕官,又是他令姊的冤家,四处凑成一股怒气。

格人的情绪,我们的情欲念时常是诸种情欲念搅和在一起。你要不修,自己都说不清楚什么情欲念。曹雪芹为我们分析婆子内心情绪波动的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嫉妒,嫉妒房中这些大丫头都比她们这些老婆子有身份、有地位、有体面,这是一种情绪,这种嫉妒面对莺儿就体现出来了,莺儿就属于她嫉妒的阶层;第二,她嫉妒这些人,但是在贾家的体制里她确实比这些人地位低,惹不起这些人,嫉妒又得罪不起,所以讲她“又畏又让”,这是第二个情绪;第三种情绪,又气又恨,她虽然又畏又让,但是她心里是不平衡的,她不是心甘情愿的让;第四个情绪是看见了藕官,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藕官不仅是和芳官一党,还是她姐姐的冤家。她姐姐是谁?夏婆子,藕官烧纸跟她姐姐夏婆子曾经干过一仗。所以曹雪芹描写四处凑成一股怒气,春燕她娘的情绪是非常复杂的,最后爆发了。曹雪芹不写清楚,我们很难格到这个层面。

格物格人的内心情、欲、念是很复杂,多种因素搅结在一起的,表面上爆发了,以为就当下的事情爆发了——折柳折花了,好像就是利,但经分析原因多了,诸种原因纠缠到一起,最后来一个爆发。如果不修行,不格自己的情欲念,自己都说不清到底因为什么发火,恐怕她自己都说不清楚。春燕让她姨、她娘一个打一个骂,受了委屈哭着跑到怡红院了。

莺儿便赌气将花柳皆掷于河中,自回房去。这里把个婆子心疼的只念佛。

这是结局。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