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红楼梦078茗烟给我们的启示

整个红楼梦里,对茗烟描写总共两处。第一段我们讲过——闹学堂,贾宝玉上学那段,挑着头和金荣打起来为维护宝玉和秦钟,在学堂里打的不亦乐乎。那是对茗烟的集中描写,另一段对茗烟的描写就是这一段。

我们上次讲过闹学堂,讲到茗烟是一个刁奴。从闹学堂里体现茗烟人品不怎么好,欺软怕硬、恨人有笑人无、狗眼看人低,诸种缺点他身上都具备。但我们要注意到,这是宝玉身边小厮里头最受宝玉信任的,为什么宝玉喜欢一个人品不好的人?在这一段才能体现出来,用一句话来概括,善于揣摩主子的心事,会来事。这一段就体现茗烟的特点。从宝玉一开始出来,他处处反应出他对宝玉心里的揣摩。从一开始就揣摩主人的心里,宝玉向着清静道走,他说这边冷冷清清没有什么可玩的,他以为宝玉出来玩,不知道宝玉要祭祀;宝玉想找清静地方,他就跟着宝玉走,后来宝玉要香,他没有提前准备,但他能给宝玉出主意,提醒宝玉荷包里有;宝玉又要香碳,他也没有,他还能给宝玉想办法,同时他已经猜到了宝玉要祭奠什么人,再参考宝玉的穿着一身纯素,了解宝玉的想法后,他便提议到水仙庵去,庙里肯定祭祀的东西都齐全;到了水仙庵,他不知道宝玉要祭奠什么人,于是拿话探宝玉,但宝玉也没说来祭奠谁,因为宝玉心事是没法说出口的,他调戏金钏,金钏被王夫人打了一巴掌才投井自尽的。宝玉用一番大道理遮掩过去,但是茗烟还在这猜,帮宝玉挑干净地方,挑井台,到这,茗烟猜没猜到就不好说了。有可能已经猜到了,因为提议在井台祭祀。然后等宝玉施完礼后,让他把香烛收起来,他先不收,他跪下磕头然后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今天这事我不知道。”然后他下面说的这些,虽是茗烟对宝玉心事的猜测,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所以宝玉的性格让茗烟了解的十分透彻的,就是你不说,茗烟猜基本猜的差不多,不仅猜的差不多,他代宝玉说的这番话,也对宝玉的心思。平时对宝玉相当了解,宝玉没让他磕头,让他把香烛收下,但他先磕头,二爷重视的人,我必须得给他磕几个头,这表现多到位啊。祭完了之后跟宝玉说已经让姑子安排饭了,他想着宝玉没吃饭,一进门就安排姑子给预备点饭。这边祭奠完了,这边姑子一席素宴。

说着二人来至禅堂,果然那姑子收拾了一桌素菜,宝玉胡乱吃了些,茗烟也吃了。

说明一进门儿就告诉预备饭了,心思细腻周到。然后他又想到今天就他一个人跟宝玉出来,府里给王熙凤过生日,大开宴会不可能没有宝玉,今天宝玉要不回去,事儿就可能大了。回头老太太追究起来,就你一人陪着,这责任全是他的,他可受不起啊。于是茗烟用大道理来劝宝玉回去,这大道理说的也是让宝玉也没法拒绝,他不讲别的,他说让老太太、太太不放心。整个这一番场景下来,我们琢磨茗烟人,跟宝玉时间比较长,他对宝玉的性格、心事、喜好非常了解。

我们从格物的角度讲,茗烟把宝玉格的是非常透,连宝玉不出口的心事基本都能猜的八九不离十,这是第一个特点,格物格的好,揣摩宝玉的心思,揣摩的非常好,把宝玉理解的非常清晰。第二个特点能为主子出谋划策,你要香,我没带,但我能给你出主意,你荷包里有;你要炭,我没有,但是咱们可以上水仙庵,那里什么都有;你说祭祀要找个干净地儿,那你看那井台上怎么样。宝玉说个什么事都能给宝玉出谋划策,给领导提各种建议怎么去解决,不仅是你的事情他能帮你出谋划策,而且你想不到的事也能为你安排妥妥的。你没吃饭,他提前告诉姑子把饭预备下了,宝玉没提要在这吃饭。从这里,我们能看出茗烟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非常了解宝玉;第二能给宝玉出谋划策;第三关于宝玉的事情他能想在前头,把你照顾的非常周全。读到这我们才明白茗烟为什么能成为宝玉身边的第一小厮。把这回和闹学堂那回对照在一起看,能看出问题来。茗烟人格物格的好,但诚意正心不够,心不好。闹学堂的情景专门反映的是茗烟人品行不端。金荣家毕竟是贾家的亲戚,他作为一个奴才,不仅不把金荣放在眼里,不把金荣的妈放在眼里、不把金荣的姑姑放在眼里。而且说话特别不堪,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再看看那个场景,第九回。

宝玉道:“这是为什么?难道有人家来的咱们倒来不得?我必回明白众人撵了金荣去。”又问李贵:“金荣是那一房的亲戚?"李贵想了一想道:“也不用问了。若问起那一房的亲戚更伤了兄弟们的和气。”

这李贵狡猾,他想了一想才说话,但是他不说是哪一房的。

茗烟在窗外道:“他是东胡同子里璜大奶奶的侄儿。那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也来唬我们。

前面这句话交代一下背景就可以了,后面这句话相当不地道,言外之意:你有什么靠山,你还来吓唬我,我比你靠山硬多了。典型的狐假虎威,然后还埋汰人家。

璜大奶奶是他姑娘。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子给我们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我眼里就看不起他那样的主子奶奶!"

说金荣的姑姑只会给王熙凤磕头作揖地跟王熙凤借东西,出去当俩钱过日子,笑话人家穷。人家再穷人家是自由人,你还是奴才呢,你哪有资格笑话人家呢。所以这句话里你看,前一句表现出一个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一个性格。后面埋汰金荣姑姑的这一句,又描写出他势利眼,看不起穷人。李贵都听不下去骂他,骂完之后。

宝玉冷笑道:“我只当是谁的亲戚,原来是璜嫂子的侄儿,我就去问问他来!"说着便要走。叫茗烟进来包书。茗烟包着书又得意道:“爷也不用自己去见等我到他家就说老太太有说的话问他呢雇上一辆车拉进去当着老太太问他岂不省事。”

真正的狗奴才,还想坏人家,狐假虎威的要收拾人家,给宝玉出主意,把李贵气的:

李贵忙喝道:“你要死!仔细回去我好不好先捶了你然后再回老爷太太就说宝玉全是你调唆的。我这里好容易劝哄好了一半了你又来生个新法子。你闹了学堂不说变法儿压息了才是倒要往大里闹!"茗烟方不敢作声儿了。

这又反映出茗烟的欺软怕硬,为什么李贵骂他他不吱声?因为李贵是宝玉奶妈的儿子,这后台比他硬,在贾府奶妈地位比较另类、比较奇特。场景闹学堂反应的全是茗烟性格上的弊端,而这些性格统统一句话总结,没有诚意正心,品行不端。人为人不行,为什么宝玉还拿他当亲信?因为他能把宝玉揣测的非常透、能给宝玉出谋划策,把宝玉伺候的非常舒服,所以宝玉离不了他,这是宝玉身边的第一得力小厮,但是他心术不正。

通过茗烟,再通过宝玉身边第一丫鬟袭人,我们看出来宝玉的一个悲剧啊,在园子里边,身边第一得力人是袭人;园子外头,跟班第一得力人是茗烟。你看这俩都是什么人,心术都不大正。但宝玉为什么离不开这俩人,他俩共同的特点都把宝玉揣摩透了,把宝玉伺候的非常好。后来宝玉的悲剧跟这也有关系,宝玉没有识人之明,没有管理才能。

宝玉身边一男一女,从这两个人身上给我们的一个启示,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不能学宝玉,身边团队里分不出好人坏人,围着你转的都是心术不正的,不能因为把你照顾的非常周到就觉得这是得利助手,反而把真正对你好的人屏蔽在外。明明知道晴雯之死跟袭人是有关系的,但也没对袭人采取什么措施。宝玉给黛玉送手帕那回,把袭人支出去,让晴雯给黛玉送手帕。这个细节就说明宝玉知道袭人是什么样的人。像晴雯这样真正为你好的、一切都是以宝玉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反而被逼死了,这就是宝玉的悲哀。如果你作为一个管理者、一个老板,最后走向这种路,你就是跟宝玉一样的悲剧结局了,一定要分清楚身边的是什么人。要不然,你身边围绕的是这些能把你格明白,又把你伺候好的人,真正忠于你的人就会像晴雯一样被边缘化、被排挤出去,最后身边也就剩不下什么好人了,前途也就岌岌可危了。最后发现自己众叛亲离,实际上是自己找的,原因就是提拔了不该提拔的人,把真正忠诚的人反而被挤走了。最后剩这些人了,只能跟着你享福不能跟着你受罪,只能跟着你走顺境不能跟着你走逆境。所以到后来,贾家败落,第一个离开宝玉的丫鬟就是袭人,攀高枝走了。作为管理者,如果你身边都是茗烟、袭人这些人,你公司永远得一帆风顺才行,否则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就崩盘。就是这么一个结局。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