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红楼梦012贾政给我们的启示A

这俩人实际都是铺垫,因为红楼梦里对这两个人的描写笔墨非常少,铺垫这两个人,这是为了勾勒出后面一个,和他俩同一类型的人,还有一个呢!是故事的主人公,贾政。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是属于关键人物。贾宝玉他爹也是这类人。

因为他们家世袭的爵位得大儿子贾赦继承,轮不到他。所以贾政开始也是读书预备参加科举考试的,跟林如海很像。但是没等他科举考试考中,他老爸就去世了,按惯例爵位让他哥哥贾赦世袭了,然后皇上就直接赐他个官儿,这是贾政的出身。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贾政可能还不如林如海。林如海毕竟是自己考出来的,贾政虽然复习了,但是没参加考试。你看后面对贾政的描写,跟林如海、甄士隐他们是一类人,贾政也是办事儿办不明白的,但是这个人不坏。贾家这几位爷,贾政可能是人品最好的。仔细去体会贾家这几位爷,除了宝玉之外,宝玉他爹可能是人品最好的。通篇看完«红楼梦»,我们发现,贾政没有劣迹,没干过坏事,没有不良嗜好。贾政上朝处理完公务回家,干什么?跟门客在一起,谈学问谈诗词歌赋这些,也不聊下道儿的。跟贾家那些爷比,贾政的人品相当好的。贾家那几个爷哪个消停了?从大老爷贾赦到宁国府贾珍再到下一辈的贾琏,这都是一有空就出去嫖娼去,一有空就不知道到哪惹祸去了。贾政从来没有这些劣迹,而且跟他哥一比,大老爷贾赦妻妾成群,用后来平儿的评价:“你这个胡子都白了的人了,还想要鸳鸯做妾。”

贾政呢?除了大老婆王夫人之外,就两个妾,一个周姨娘一个赵姨娘。清清楚楚,此外没有别的女人。而且治家,对宝玉要求也非常严。当然有时候老太太拦着,也达不到目的。不管怎么说,通篇仔细地去找贾政的劣迹,应该说没有。人不坏不作恶,当官儿也不干什么坏事,回家也没什么不良嗜好。这是从好的方面来看这个人。

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个人呢?有什么特长?也没有。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是也就读过科举考试那些书。除此之外的学问是很差的。书里面有个细节,说到贾政的学问不行,文学修养不行。有一次跟王夫人一起聊天,宝玉也在这,提到宝玉的丫头叫袭人。袭人的名字,贾政说这名儿起得怪,好奇怪。王夫人打埋伏,实际这名儿是宝玉起的。一看老爷不乐意了,怕一追究是宝玉起的,然后就打埋伏说是老太太起的。贾政说老太太怎么起出这稀奇古怪的名来,必是宝玉。宝玉说这丫头姓花,“花气袭人知昼暖”,所以起名儿叫袭人。宝玉说完这句话,贾政骂他,说他不好好学习,专在淫诗艳赋上下功夫,张口就批判他。实际曹雪芹这段儿描写是在影射贾政文学修养太差。

“花气袭人知昼暖”实际这句诗是杜甫的,你居然将杜甫的诗打到淫诗艳赋里去吗。显然他没有读过杜甫的诗,二老爷号称天天看书,也不知道他看什么书。贾政居然连杜甫的诗都没有他儿子知道的多,他还骂宝玉不学无术。后来宝玉说这首诗,他明显不知道是杜甫的诗,这就是影射他这个人文学修养也不行。

另外还有修大观园的时候,给大观园题匾。这也能体现这个特点。在第十七回提到。

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的。”贾政听了,沉思一回,说道:“这匾额对联倒是一件难事。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睹其景,大约亦必不肯妄拟,若直待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贾政想了半天,说匾额对联倒是一件难事儿。你看他为难,他自己想不出来。

都道:“所见不差。我们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题了,若妥当便用,不妥时,然后将雨村请来,令他再拟。”

要找人了,他自己写不了。他要找贾雨村来帮忙给大观园各处题匾和对联。从这一点我们能看出来,贾雨村这个小子,人不是东西,但才华是有的。最起码贾政认可他。让他提对联。然后“众人笑道:‘老爷今日一拟定佳,何必又待雨村。’”这是手下门客在那捧臭脚的。

贾政笑道:“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纵拟了出来,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园亭生色,似不妥协,反没意思。”

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招了这方面不行。这方面不行,哪方面行呢?连打孩子都不是最厉害的。那是贾府传统,有一次贾家大管家赖大他妈请贾府的主子到他们家去,因为他的孙子当上官了。贾家的一些老奴才,最后放出去了,就是免了他奴才的身份,把他放为平民成为自由人了,贾家有几个追随贾家多年的老奴才,而且伺候过老辈的主人,给贾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最后作为一种恩赏,把他的卖身契烧了,把他放回去做贫民了。这个赖大他们家就是这种情况,辈儿辈儿都是贾家奴才。但是到他这辈儿已经都放出去了。赖大在这里反复出现,贾家两大管家一个赖大一个林之孝。这是大管家,他在外面管男仆,他媳妇在贾家管女仆,这是在贾家相当有地位的。但是他们家已经被贾家免为平民了,已经不是奴才的身份了。之后人家自己也经营的不错,有房子有地,后来还给他孙子捐了个官。居然还靠着贾家的门路,居然还当上官了,所以在当官之前家里要庆祝庆祝。赖大他妈特意请这些老主子到他们家热闹一天,然后这里面描写请的都有谁。在第四十五回写到。

说着才要回去,只见一个小丫头扶了赖嬷嬷进来。凤姐儿等忙站起来,笑道:“大娘坐。”

凤姐儿是很客气的,让座。这就开始唠上闲嗑儿了,重点是下面这段话。

前儿在家里给我磕头,我没好话,我说:‘哥哥儿,你别说你是官儿了,横行霸道的!你今年活了三十岁,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

给她孙子训话,她说的这番话不是我现在要讲的。为什么要交代这个事儿?赖家在贾家是老仆人伺候过老主子,贾家上辈啥样他知道,他亲身经历过。这老太太在贾家伺候了一辈子,上几代怎么管孩子她亲眼看过,所以你看后面她评价怎么管孩子。

因又指宝玉道:“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

这才在贾府里的老奴才,在贾府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比年轻主子地位还要高,这主你寻思她是什么身份和地位买就是因为她伺候过贾宝玉的爷爷,所以她敢指着宝玉的鼻子训话。

通过这段话能看出贾家打孩子是有传统的,就是贾政从小也是他爷爷揍出来的,所以贾政继承了他们家的教育方式。然后说道:“老爷小时,何曾像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紥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这就说明挨打的不仅贾政一个,还加上大老爷贾赦。贾政贾赦哥俩儿小时候也是贾宝玉他爷爷经常揍。再看宁国府,这说的是荣国府。接着说宁国府,“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你看这揍的,打儿子跟审贼似的。这个赖妈妈她是亲眼见过的,那么从这一段,能反应出一个问题,贾家对子女的教育,这种揍的方式是经常用的,然后你再往前对照,你会发现,宝玉挨打那是挨得少的。通篇红楼梦里头贾宝玉挨揍就那一次,但是你要从赖嬷嬷那段儿话来看,那宝玉他爹、他大爷,还有宁国府的贾珍他爹,文字辈儿这哥仨,小时候挨打真是无数啊。打得比这辈儿狠多了,而且这里面也没有明确描写,贾琏挨打也比贾宝玉挨打的多。宝玉没挨打是被奶奶护着,挨揍就少。这么打为什么还管不住呢?赖老太太就出场过一次,她解决了很多问题。赖老太太接着说。

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道两的。

贾珍管儿子也跟老祖宗一样,说明贾蓉也没少挨揍。一反衬宝玉是揍的最轻的。但为什么打完没有效果?为什么说道三不道两,不是力度不够,是因为没有一定之规,说白了就是在气头儿上,拿儿子撒气,今天要是不生气,那儿子也没事儿。这老太太的评价是相当对的。

回忆一下上次提到的故事,贾琏为啥挨揍?贾赦打贾琏那次因为啥?要人家扇子。贾琏就说了一句:“为几把扇子把人整的家破人亡,这也不值得,也不算本事。就因为这一句话,贾琏挨一顿揍,这是老太太说的第一个毛病。打完了以后没有效果。

老太太下面还有呢,就是这样一个在贾府呆一辈子的人,在贾府经过见过,而且现在身份地位在这呢,她能兜底儿把实话说出来。“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毛病在这,你看这老太太说话到位吧。

你打是打,上梁不正下梁歪。贾珍你自己就这个样,再揍儿子你也揍不过来。老太太把贾府教育的惯用手法及失败的原因都已经总结得很清楚了。

从打孩子这方面讲,贾政不过是继承贾家传统教育子女的方式而已。而且他打宝玉也是打得最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仔细品味贾政这个人没有什么劣迹,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但也没什么长项。学问也不行,能力也不行,管家也管不明白。就这么一种人。所以我说他和甄士隐、林如海是一类人,这是红楼梦里烘托出来的一类人。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