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吐槽 读后感001

一、“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首诗的作者在听了老僧的教训后,悟得了对待人生的观念,明白了只有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绪心态,面对惨淡现实视若罔闻、处变不惊,才能忘记过去,笑对人生,憧憬未来。故事中的方丈是少林寺的当家人,面对全寺的大小事务,下至吃喝拉撒,上至接待政府要员、达官显贵,从寺里到寺外,从僧众到香客,每天面对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琐事。事实上不仅仅是上面这些事,几万亩庙产土地的出租收租,几十处少林所属买卖的清点核算,以及掌柜的人选,十几处少林别墅的管理和使用,整个少室山的管理,山林果树、除草栽树,河坝水碾、防洪救灾,等等杂事,都要找少林方丈。还有成群而来的山周边各县的难民,恳求寺里赈济,结队而来的全国各地的江湖人,跪求寺里收留,作武僧或是拜师学艺……每天面对操不完的心、管不完的事,还能够闻到花香、茶香,气香、水香……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感受大自然的变化,生活的美好,心情的舒畅,静坐的安逸……这是方丈的幸福观,也是人生观,忙忙碌碌之中,不要忘记欣赏一下身边的风景,让心放松片刻,在清闲之中感受生命的“生意”与“活意”。对于忙忙碌碌的生活在尘世中的我们来说,更应该学习方丈的这种忙里偷闲的生活的智慧。

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少林寺的分工极其明确,积香厨是专门给僧众们做饭的大食堂;证道院是专门接待外来僧众的机构;罗汉堂就是少林寺的养老院;菩提院负责搜集武林情报;般若堂负责与武林各家各派联络;达摩院集中培训高手武僧;藏经阁将重要情报送入藏经阁存档;练武场是大武僧们练武的地方;戒律院属于寺庙的惩戒机构。每一个地方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而且这些负责人每个人都身手不凡,深藏不露。作为一个家庭、企业、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任人唯贤,这样才能减轻当家人的负担,否则就得累死。领导有领导的智慧。《周易》屯卦,万物之始,首先要“利建侯”。确立规矩方圆,整理好内部秩序,也就是说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团队,搭建四梁八柱。

见微知著,由小见大。

《周易》坤卦初爻,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说当脚下踩到寒霜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这句话强调的是人要学会从细微处看到事物发展的大趋势。这是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素质。

作为一家之主的老方丈,他的身上就具有这样的睿智,主要表现在:搭建自己的情报网,低调驱逐少林寺俗家弟子岳飞;兴建福建莆田少林寺;为了少林寺的声誉,区别对待达官贵人的保镖。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句话看似与前文矛盾了,方丈每天面对千百件事情,为什么还说无事呢?一句话,方丈的智慧。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方丈放权给各个部门,充分相信他人。方丈把主持的事情交给达摩院首座,让他代表少林寺出席;让菩提院首座接见南少林的信使一下;让般若堂首座负责接待江西世家言家;让戒律院处理武僧与知客僧的群殴事件。我负责干什么?迎接南京留守完颜大人的岳母来朝山进香。为什么?县官不如现管,所以必须把老太太接待明白了!


作者:启予国学弟子闫立荣宇长



转自启予国学微信公众号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