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格言365

修身格言365

《修身格言365》学习活动,每天由杨军先生在古书中选一句与修行有关的格言,由志愿参加这一活动的启予国学门弟子分别进行阐释,写成五百至八百字的小文,供师门弟子学习参考。这个活动我们预期持续一年,故称“365”。

文章列表

《修身格言365》学习活动,每天由杨军先生在古书中选一句与修行有关的格言,由志愿参加这一活动的启予国学门弟子分别进行阐释,写成五百至八百字的小文,供师门弟子学习参考。这个活动我们预期持续一年,故称“365”

二字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此方可谓是修心之道,更是做人之道,一旦情绪过于激烈就难以控制?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不良情绪将要如何排解呢”最终化解掉情绪。则事情更易解决,心也会更加平和,时时怀着戒慎心态。这样就更能把握好自己的情绪,恰恰是勇而有力量的体现,往往会连今天的幸福也失去“往往会连今天都把握不住。就是自己力所不及的事不要去忧虑。善于忘却旧怨,所以师父要求我们每天需有一个善念。

查看文章

心静可以通乎神明;内心宁静可以通达神明,最近做的反思日课和师兄布置学习的四章《修身要旨》都契合了今天的格言——心要静。要从静坐开始修身,但至今都没能做到静坐思心。也由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不静亦不敬:更不用谈走向成功了,诸葛亮《诫子书》中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就能体会读书的快乐”修静对修身也是有特殊意义的。所谓静心”心不被外物控制、奴役。就达到修心的最高境界——不动心。

查看文章

贫贱之人因为一无所有而期盼解脱?该是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生命的最后一刻呢,也会留出两行浊泪作为与这世界的告别,一定会有悔恨、遗憾、不舍、痛苦……而极少的人会坦然面对,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自己会笑着离开世界,因为这世界让我有太多的留恋、不舍,有太多的想完成和未实现。我曾经照顾病榻上的老父亲经历过两次危急时刻:我似乎感觉到自己灵魂出窍,望着忧心忡忡的自己和呻吟着的老父亲?

查看文章

惟知足可以养福;只有知足常乐可以培养福德,后引申为富贵寿考等齐备、福气等“好运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人行险以徼幸:安静和知足是相辅相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因为贪欲才会永远不知足。与其说是不知足会带来灾祸”不如说贪欲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灾祸,贪名、贪利都是贪欲,努力工作挣钱、正常经商赢利养家,挣多少都不知足;以挣钱为唯一目的就是贪利,贪欲表现在我们生活当中各个方面,却很少反思自己的工作能力价值几何。

查看文章

七情伤人;忧愁伤人最深,七情伤人。忧能遏绝生机、大伤阳气。有喜、怒、哀、思、悲、恐、惊七情之说,七情调和,忧愁过甚则伤肺经,而肺经是联络身体内环境与自然寒湿暑热的通道,肺气积弱,所以七情致七伤之忧愁最深,大家都知道怒则伤肝,肝伤血亦伤,怨恨是负向能量极高的情绪,所以七情调和不可不慎,如何把握七情调和,这也说明了七情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位置,佛家讲三界之内皆是有情众生。七情并不是真我。

查看文章

少年人热闹的场所。不是同类就不亲厚;只会遭到年轻人的厌恶,皆喜鲜衣怒马。与三五同好者相聚而欢。却不同于成人之迁就苟同,这是古今少年人的共通之处,是我们这一代中老年人无法想象和企及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圈子“作为有自知之明的中老年人,应该主动避免参与年轻人的娱乐圈子与场所,甚至一个眼神或表情不和都会遭来厌恶,这不能怪年轻人不尊重老者,只能怪自己不知进退,如果我们中老年人在一起时。

查看文章

专注于广泛学习就会不精深;愿望过高就会和现实不匹配,超过期望的福是享受不了的。这则格言从学习、生活、态度三方面论述了修行中遇到的困扰,也是当下人追求快节奏生活所产生的困扰。导致自己无法静下心来读一本完整的书。更别提将一本书读懂、读透、读明白了,古人终身研究一本书,可见人的智慧是在静心、专注、坚持的基础上。就觉得社会不公正,自己反倒不肯静下心来想想,师父常常教诲我们克制贪念?不要追求不需要的:

查看文章

意思是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我们应该多考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想多了就变成了妄念、杂念。还会劳心劳神“记得师父曾经劝导我们说。而不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那些把握不住的东西,比如说学习和修身这事儿,要是换做你非要让别人去学习和修身,他要是自己不想学习,谁说也没用,那就是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了,想多了没用”就得等他自己想明白才行:这确实是不能做到“这是不肯去做,不是不能做:

查看文章

心上就不会舒坦;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心理暗示,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身体就一定会有毛病,心理学认为受暗示是人的心理特性,人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本来患癌症的人拿到了健康的报告。而本来健康的人拿到了癌症的确诊报告,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自欺就属于一种自我心理暗示,所谓的念力、愿力都是一种心理暗示。

查看文章

则心有归宿;在职业上勤勉是忠。也就是儒家讲的尽心尽力,职业上的忠诚是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忠诚意识;是对职业追求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作为警察的忠是秉公执法、公正廉洁,也就是儒家思想里面的仁者爱人。在职业上的勤勉就是专一,专一就是尽心,心的归宿我理解有几层含义。静心则可以去除私心杂念,收吾本心在腔子里,能够做到心不被物役。心的归宿是能够有所感悟。朱熹强调半日读书,参悟人生的哲理。

查看文章

就不可因为时事艰难而不向前,我感动于孔子的执着“他始终乐观地做着自己;本来他在教我们认清时局,他曾经无比哀婉地对子路说“我一直不理解孔子为什么”是否他可以在大司寇的位置上为国家为人民做更多的事”原来是我不了解孔子啊,孔子已经看明白了鲁国的现实“只不过他希望会有奇迹发生。亦或是他知道不可能有奇迹”我们无从知晓孔子的心情,孔子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令我着实佩服,真正开始修身以后,才发现这条路如此艰难?

查看文章

不患人之不信;——《温公易说》 应该忧虑的是自己不能专心立志;而是专心励志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人确立该做的事情就是立志,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立志而贤则贤矣,一个人立志成为圣人,就有可能成为圣人,一个人立志成为贤人。就有可能成为贤人,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志存高远,奋斗的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要立志就要真立志。什么是真立志,就是要信念坚定。

查看文章

邮件通知

131687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