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格言365》学习活动,每天由杨军先生在古书中选一句与修行有关的格言,由志愿参加这一活动的启予国学门弟子分别进行阐释,写成五百至八百字的小文,供师门弟子学习参考。这个活动我们预期持续一年,故称“365”。
《修身格言365》学习活动,每天由杨军先生在古书中选一句与修行有关的格言,由志愿参加这一活动的启予国学门弟子分别进行阐释,写成五百至八百字的小文,供师门弟子学习参考。这个活动我们预期持续一年,故称“365”
则做一日好人,则做一日好事;便要做一天的好事“行好事“他的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做一件好事不难,可是要做一辈子好事就不容易了,要想做这样的好人,怎样才能做到一世为善?说明善是我们先天具有的美好本性”如何在日用平常中力行善“就要用儒家思想指导做人、做事,舜的大智慧就在于谦虚做人,现阶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行为是善的,这些利他的行为都是善的:师门日课中要求弟子日有一念;
查看文章用力于讲读者一二。把精力用在讲课或者读书、学习上占十分之一二;实践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论语》学而篇说”说的就是学习之后实践才能找到乐趣,以前我带学生一起做了一个投篮机器人和一个篮筐,连初一的学生都跟着来学。学到的东西能够被用到生活中才是有趣的。不务实事有直接的关系。这个历史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这就是实践出真知,无数的理论都是在实践中成为了真理。
查看文章有智慧却不能战胜诡计;不是真正的智者;人们往往混淆了大智慧和小聪明,真正的儒家学者不是只会摇头晃脑引经据典的道德先生,而是智者对人情世故看得通透。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认为智慧是人们先天就有的四心之一,因为受到后天的习染和私欲的蒙蔽,人们渐渐地丧失了智慧,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的时候,智慧就完全被蒙蔽了,修身就是去除后天的这些蒙蔽。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智者“
查看文章爱读书的人素质高。积德行善的人不会一败涂地,谆谆以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告诫子弟,这段话就是从浅显的道理和生活实处给我们讲述了人生智慧,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哪里就会在哪里有收获。这段话和《大学》的修身有异曲同工之和,爱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差”爱读书的人必定是喜欢书中的知识及思想,潜移默化必会影响读书人的认知。爱读书的人都是重视提升自我、对自己要求的,也就是所学的知识要在行为中体现出来。
查看文章对于金钱利益也看的很淡;利欲之心就特别重了:名利关就是其中一个难过的关口:其次才有功名和利禄“告诉我们立德在于修身,修身在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名利是在发挥我们先天美好本性的基础上。可名利反倒一直跟随他“忘却立德根本,先天美好的本性被压制,一味放纵欲望,最终导致心为物役,一生被虚假的名利俘虏。被名利二字牵住、困住、缚住、绊住,甚至见利忘义、出卖灵魂,人一生的吃穿用度其实非常有限。
查看文章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身处壮年却放纵于声色犬马的人会身体虚弱甚至过早夭折,《养性延命录》是陶弘景的著作,本书辑录了上自炎黄、下至魏晋之间的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它反映了道教学者对益寿延年的高度重视“声色犬马有害于身心”这是历代养生著作所强调的“更是家训、戒子等传家书训谆谆教导的”必定会对人的身体有所消耗“延长性命更是普罗大众所追求的,下至平民布衣都希望自己身体康健。
查看文章动者宁惟造作乖张;凡治民、治物、治国无非收拾本末;爱动的人不只是作做偏执。所有那些没有根据的想法、言论、行动都是无穷的祸患;好静的人不只安神养气“所有那些治理百姓、事务、国家无非都是以此为根本”是因为其内心浮躁、茫然不安,便免不了伴随而來的妄念、杂念,然后一系列的没有理性的思想、言论、行动也就自然而然了?因为当事人心中缺乏静气,自然也就不能理性地思考、行动;结果要么是让人觉得行事偏执。
查看文章不敢恣意妄为;不敢苟求富贵“素富贵。素贫贱,我们的所作所为要和我们的经济条件、社会身份地位相匹配,不过分追求这之外的,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君子而自得”做着与自己的经济条件、身份地位不匹配的事。过分追求奢侈的生活,得意骄横而妄为,不考虑作为富贵之人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与自己身份地位不匹配的恣意妄为。过分地贪求,身处贫贱之中,追求和自己经济条件和身份地位不匹配的东西,年轻人借贷买名牌、买手机屡见不鲜。
查看文章他人骄矜傲慢;这句格言指出了人三大病根当中的两个。说的就是我们人面对最大的问题,人一旦产生傲慢就会产生对立,这样做带来的坏处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特别不好,没有人喜欢跟一个傲慢的人在一起,总觉得自己很聪明,然后就会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去走捷径。经常会瞧不起别人,好像就觉得自己比其他人都强,现在看起来是绝对的无知而无畏。儒家讲人需要持敬,当别人在我们面前表现出傲慢的时候。表现形式就是总想拥有越多越好。
查看文章神疲心易役。怒气太过容易伤气。思虑太多容易伤神;精神疲惫心就容易被外物所役。元气虚弱疾病就会侵袭,生气是最伤身体的,此时容易生肝火、肺火和心火,生气会造成很多脏器的危害。因为生气时会因为痉挛而导致心脏供血严重不足,生气时会出现肺脏的疾病。因为生气时血氧饱和度会相对降低,长此以往会造成慢性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等疾病。生气还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查看文章治世莫若节用,养生莫若节怒《养生约言》,管理国家没有什么比减少费用更重要,将养身体没有什么比节制怒气更有效“治国如同养生,怒伤肝,怒的破坏力是很大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怒气完全消除掉,化掉才是可实践的,甚至藏在了我们的肌肉里!比当初的破坏力更甚。克制是为了不泛滥,善用是为了达到目的,人容易失去理智,做出自己无法承担后果的行为。讲究开源节流,节流似乎更重要。不懂节流,就没有积攒。再多的财富“都经不住挥霍。
查看文章谁识有作是根基;谁知道是需要用"有为"做根基的”一词出自《道德经》。据说书中十二次提及,理解为清虚无为,家长培养孩子、企业管理员工、国家治理建设都不必采取任何行动,您的员工就会主动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故《悟真篇》里说:您做为企业老总”您不必整日开会说教,不必整日训斥员工,员工自然会以您为榜样,您看似没做什么,只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一切。茶道讲拿起,喝茶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体验拿起茶杯的满。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