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格言365》学习活动,每天由杨军先生在古书中选一句与修行有关的格言,由志愿参加这一活动的启予国学门弟子分别进行阐释,写成五百至八百字的小文,供师门弟子学习参考。这个活动我们预期持续一年,故称“365”。
《修身格言365》学习活动,每天由杨军先生在古书中选一句与修行有关的格言,由志愿参加这一活动的启予国学门弟子分别进行阐释,写成五百至八百字的小文,供师门弟子学习参考。这个活动我们预期持续一年,故称“365”
慌忙容易出错,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地敷衍了事。感觉字字都针对我的现在;常有畏难情绪,实在太忙“出点错也没关系”找来很多完美的借口,小孩子们尚且知道,事勿忙”恩师常常讲起王阳明在慌乱撤退时仍旧不忘记提醒下属带伞盖的故事”从孩童时训练自己的心性。恐怕只能是奢求。恨不得坐车吃、走路吃,留出时间工作、赚钱。有多少人能在这疲惫中稍微停歇一下,每天抽出二十分钟时间来静坐观心。是不会有所收获。
查看文章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大多数人都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但是应该想想如果有这样东西?贪念就自动消失了”他们构成了对我们心的蒙蔽。使我们心为物役?如何消减、平熄、战胜这些对外物的贪念呢,每当我们内心情不自禁地产生占有某种外物的冲动时?这些外物值得我们如此追求么“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必须放在更重要的事上,对外物的占有欲或执着心经常造成我们人生两大困境。一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得不到会紧张焦虑。
查看文章要存有慈悲之心。为人残忍刻薄“是做人的根本。各种行方便的做法是慈悲的表现“慈悲就是孔子所阐述的”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仁的境界“而这种外在的姿态需要内在的慈悲心去支撑。那慈悲心具体要义在哪里,也就是说要在身边的人中践行?也要想到身边的人是不是也需要,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慈悲心对父母就是孝,如果能时时以自己为圆心对身边人体现慈悲;那就是抓住了做人的根本,道出了丧失慈悲心招惹来的果报”
查看文章《温氏母训》;棍棒之下出孝子"令人怀疑,铜质的东西才能打造成铜器,铁制的东西才能打造成铁器?把驴头打造成马面;与其说孝顺的孩子是天生的“不如说孝顺的孩子是有传承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把品德放在自修和育人的第一位: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扬“《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如培养长安君的能力、威信都是至大至久的“对现在孩子的生存发展更应有。上有父母长辈“下有子女晚辈。
查看文章然父兄须教以读书。皆不可令废弃;但是父兄都要教育他们;无论天赋多差都不能让他们自暴自弃“意思是在上位的人不教导、不教授下面的人该如何做事、如何处事。而暴虐则失去仁的本性,子弟智愚贤不肖虽有天命,然父兄须教以读书。不管孩子是睿智、愚笨,做父兄的都要教育他们,无论天赋多差都不能让他们自暴自弃。作为父母的李靖夫妇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一直和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努力教哪吒走上正路。孩子本身是无辜的。
查看文章凡遇到违背心愿的事。应当闭门思过;则在家中不必过分威严家人就能整齐严肃了,体现的是儒家反求诸己的精神,生活中遇到大部分不合自己意愿的事情。多半是受到了情、欲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们就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在冲动之下说错话、办错事。最后还是要通过了解自己的情绪、需要达到的目的,把事情想明白、做明白,正所谓人生好像一盘棋。说的是通过反思达到齐家的效果。把事情办明白,有不如意事就发脾气。
查看文章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诋毁﹑赞美从来都不应该随便轻信“就是告诉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要通过事情亲自去体会和感受一个人的行为品德。不为外界褒贬的闲言碎语所困扰,任何来自别人的诋毁和赞美都是出自别人的感受和立场。要亲自去感受对方的人品和行为“我对面桌的副部长就和我说另一个副部长为人处世方面几个比较糟糕的事情。并且告诉我不要和这种人深交,有什么事情和他说就行:但是爱人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查看文章今人结交惟结面;古人交友交的是真诚的内心。现代人交友交的是虚假的表面,古人结交惟结心“古人的心”可堪称国人心目中代表友谊的最好形容,今人结交惟结面,在当下这个权益至上、金钱万能、人心浮躁的时代。结交、友情、友谊等等都变成了书面的词语。朋友间称哥们儿、老铁、兄弟,歌肆酒廊生意场相识,这样的朋友正如古人所言,在现实中这样利用过了便散伙”转身就成了乌鸦麻雀不通语言的。
查看文章得放手时须放手,能不说话的时候就要闭嘴“意思是话多就会多次使自己陷入困境,也是告诉我们要少说话,能不说话就尽量闭嘴,比喻处在这个位置的人不要乱说话。就是没有人说你坏,也没有人说你好,能放手的时候就不要抓住不放。无外乎就是自以为是,所以放手要建立在克服傲慢心,再厉害的人物都是望洋兴叹,在灾难面前我们人类是那么渺小,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查看文章善恶到头终有报。谁也欺瞒不了上天,行善得福报。作恶得恶报“也可以理解为天道法则和自然规律?谁又欺瞒得了上天,上天自然就会知道”毋自欺也,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有上天在看着。我们但凡起心动念“如果有人想要欺瞒上天,更需要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圣贤把独处当作修身的试金石,最终影响到我们的修为和福报。如果我们每天心生善念,日积月累就会有深厚的福报,说不定哪天就会有恶行了。善恶到头终有报。
查看文章自认为事情做的诡秘,岂知天道不容许。总会认为阴谋比阳谋更好用,阳谋是可以看见的。往往害怕别人知道,为什么不喜欢阳谋,是因为觉得阳谋都被别人看见了。就总是不知不觉在使用阴谋”不能因为欲望的驱使而产生偏差?就是想达到自己的欲望。除非你做的事情是损人利己的,儒家讲的是中庸之道。就是孟子讲的权衡,现在比较时尚的话叫做共赢。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先天美好的本性“跟先天美好的本性是对立的。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