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来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并不是一部独立的著作。到宋代,“二程”,就是程颢、程颐兄弟,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将之从《礼记》中抽出来做单行本,后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到一起,合称“四书”。 “四书”中排在首位的是《大学》。《大学》的文字量很少,把它排在首位,主要是因为它提到了儒家的修身方法和修行的次第。《大学》的核心是其中的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讲修身、讲修养的核心典籍就是《大学》,而修身是儒家学问的根本之所在,所以古人向来非常重视《大学》。
本专辑既不是注释本,也不是白话本,而是吉林大学杨军教授对经典《大学》原文含义及启示的深入解读。由启予国学门门人根据杨军先生发录音整理而成,现已出版成书。查看《大学精义》
宋代,“二程”,就是程颢、程颐兄弟,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将之从《礼记》中抽出来做单行本,后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到一起,合称“四书”。既不是注释本,也不是白话本,而是吉林大学杨军教授对经典《大学》原文含义及启示的深入解读。
古书上讲领土的时候说的里数,说查嗣庭题中暗含着将雍正砍头的意思”接下来曾子引《诗经·小雅·缗蛮》篇里的一句话”丘隅“怎么能不知道自己应该止于什么境界、什么状态呢”我怎么知道自己应该止于何种状态呢“
查看文章有修养、有文才的样子,这句诗讲的是自我修养,自我修养的关键在于对自己进行打磨“曾子是这么理解这两句诗的”这句诗说的是威严的仪表。这是曾子对这几句诗的理解,曾子是从个人的学习和修养方面理解诗的内涵的。
查看文章因为审理案件最能体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必须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实际是阐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的重要性。孔子追求的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体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查看文章格物致知谈的是方法论层面的东西,格物致知最后的落脚点是获得真正的知识。作为儒家修行方法的基础,是每一个按照儒家方法修行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大学》前两目的落脚点在获得真正的知识。
查看文章对客户内心的想法完全不了解,但是因为不了解客户内心的真实想法,根本不去仔细思考、仔细体悟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孟子》一书中还记载了一个典型的不了解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案例。
查看文章但实际上说的也是齐家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没说修身啊。修身和齐家的五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你容易心摆不正”不外是这五种心态吧“你觉得当时心态非常平和啊。只要你对人产生亲爱、敬畏、厌恶、怜悯、傲慢等情感。
查看文章儒家要求寡欲,不是说孔子、孟子没有那个大毅力、大决心,为什么儒家不讲究灭欲,佛家可以讲灭欲,儒家的修行强调寡欲,提倡减少对物质的欲求。儒家提倡对物质的追求要有一定的限度,欲太强了就没功夫修行了。
查看文章专门解析过家、国、天下这三个概念。家、国、天下都是有特殊内涵的“你需要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修身的效果。要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去提高个人的修行。
查看文章本来指对父母的爱“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和领导相处,家庭关系还没弄明白,你就把齐家时对父亲的态度拿来对待领导,在走向社会之后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所以我们会说那些不会办事或没有礼貌的孩子。
查看文章我觉得曾子有点开玩笑的性质了,没有哪个姑娘是先学怎么生孩子,你如果认为儒家的思想、修行方法非常好,好比姑娘嫁了人自然就会生孩子,没有哪个姑娘是先学会生孩子再出嫁的,说等你学明白了再开始修行。
查看文章率领天下人去做暴乱的事情,老百姓就不会服从你的命令,为什么老百姓也跟着桀纣暴乱呢“就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服从,你说一套做一套不行,你说的绝得不到老百姓的服从。现在企业管理都在寻求打造高效服从团队的方法。
查看文章接着曾子谈了三点治国的方法。那老百姓就能在生活中落实悌,孝是理顺长辈和晚辈关系的方法“悌是理顺平辈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孝者所以事君也”但这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一个基准点。
查看文章